而卧床多日,直至最近才勉强能够站立,远未达到披甲上阵的状态。”
得知这一消息后,华旗与闫松没有丝毫耽搁,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大将军赵之毅安置在城内将军府内,确保他得到最好的照料。随后,两人带着满身的疲惫与焦虑,步入了慕玄所在的府邸,直奔议事厅。
议事厅内,烛光摇曳,映照出慕玄那张略显苍白的脸庞。他坐在椅上,神色疲惫,望着面前这两位衣衫褴褛、满身尘土的袍泽将军,心中已猜到了几分。
“究竟发生了何事?”
华旗与闫松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默契,随即,他们开始讲述起那段惊心动魄的旅程:战事的惨烈超乎想象,大军在敌人的猛烈攻势下几近崩溃,他们二人拼死保护着残余的三万余兵马,历经重重困难,才得以逃脱。说到动情处,两人不禁泪湿衣襟,场面令人动容。
慕玄听后,眉头紧锁,心中暗自为断后的赵帆、吴增所部担忧,恐怕他们已是凶多吉少。
……
时间如流水,三日转瞬即逝。
在这短暂的安宁中,赵军的士兵们终于得以饱餐一顿,他们脸上洋溢着劫后余生的喜悦,但与此同时,一股想要退兵回家的低沉情绪也在军中悄然蔓延。
然而,好景不长,正当众人沉浸在短暂的安宁之中时,斥候的紧急报告:汉军已兴兵八万,距离城池不过二十里之遥!
消息传来,城内一片哗然,慕玄、华旗、闫松等人更是大惊失色。他们深知,此刻的赵军士气低落,且兵力不足,面对如此庞大的敌军,形势异常严峻。
于是,慕玄当机立断,下令全军进入戒备状态,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
然而,当汉军引军前来的消息如野火燎原般迅速传遍淮左全城,赵军的营地和街巷间顿时人心惶惶,恐惧与不安蔓延开来。
夜幕降临,一些士兵在巡逻的间隙,趁着夜色掩护,悄无声息地溜出城外,他们不顾一切地向着河边奔跑,渡过淮水,逃离战火、回归安宁的家乡。
……
两日之后,汉军大军压境,黑压压的军队如同乌云蔽日,将淮左城团团围住。尽管城内尚有近四万兵马,理论上足以抵御汉军的强攻,但赵军内部的士气早已低落至冰点,逃跑的士兵数以百计,他们或单独行动,或三五成群,趁着夜色或混乱,寻找着逃离的机会。
雪上加霜的是,汉军为了瓦解赵军的斗志,故意将战死的赵军上将吴增、赵帆等人的甲胄、兵刃以及战旗悬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