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就是兵少,主力都被主将彭大富带走攻打雁门关,自己手中不过一千战兵,一千辅兵。望着城外这精锐无比的汉军,心中虽有不甘,却也深知士气已失,唯有死战报国。
次日,汉军再次展现出了他们凌厉攻势,对着倒马关攻打。三日之内,勇猛攻击,攻破了倒马关,将汉军的旗帜再次高高飘扬。
……
攻下那雄踞要冲的三关之地后,骠骑将军句付,立于城关上思索着破敌之策。非常之时,必行非常之令,句付将军当机立断,颁发了一系列紧急军令。
下令征召所有青壮民夫、退伍老卒乃至熟悉山林狩猎的猎户,这些平日里或耕或猎的百姓,此刻被赋予了守护家园的重任。他们纷纷响应号召,加入守备军。
为了迅速提升守备力量,句付将军下令打开武库,将所有存在库房内的兵器甲胄一一取出,分发至每一位新加入的守备军手中。同时,缴获自赵军的兵器也被精心挑选,重新打磨后同样被用于装备,每一副甲胄上依稀可见斑驳刀痕,但也凑合能用。
最后,句付将军将守备三关的重任交给了雁门关守将刘不屈。被寄予厚望的刘不屈不仅要总领三关的防务,还要负责训练这支由各路‘英雄’重新组成的守备军,确保他们能在最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坚守关隘,等待王师兵马主力的到来。
一切安排妥当后,句付将军并未有丝毫懈怠,深知真正的硬仗还在后头。
于是,句付再次披上战甲,跨上战马,率领着剩余的精锐部队,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倒马关,向着亳州城进发。
大军目标明确,疾驰赶路,与坚守在亳州城内的张轩所部形成内外夹击之势,共同对抗赵军上将赵颌所率领的精锐部队,力求一战而定乾坤。
……
汉国 宣城
赵军大将军赵之毅与左骑将军慕玄的兵马如潮水般汇聚,得胜之师,趾高气昂。两支兵马合兵一处,兵力之雄厚,几乎是宣城守军的十倍之多,宛如乌云压境,看意思是要将这座孤城吞噬于赵军铁蹄之下。
宣城城内,败退至此的淮左营都督邓济与宣城守将马革,并肩立于城头之上,众将士目光中满是杀意,紧握手中兵刃,扞卫这片土地。
城墙之下,赵军的呐喊声震天动地,箭矢如雨点般倾泻,但邓济与马革毫无惧色,众将士心中皆知身后是城内无数百姓的安危,绝不可后退!
激战一月时间,两军皆是死伤惨重。然赵军毕竟兵强马壮,人数占尽优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