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曾国荃带众将看罢对联,心知曾国藩无意造反,怏怏而去。
\n
后来湘军还是捉住了李秀成,李秀成劝过曾国藩当皇帝,曾国藩杀了李秀成灭口,生怕遭朝廷之忌,还把立下大功的曾国荃给撵家去了。
\n
听曾国藩这么说,赵烈文哈哈大笑,“曾帅彼时英明之举也,无须后悔。如今乔松年要领班军机处了,有淮军在,湘军当时并无成事之望啊。”
\n
曾国藩“哼”了一声,“乔松年当然不会造反,可邵全忠带西征大军入京,行董卓之事,如此跋扈,难道不会反么?”
\n
赵烈文玩味了半天,“邵全忠半路上没有造反,大军到了京城,那就反而绝对不会反了。他也是个聪明人啊,知道等待时机。”
\n
曾国藩有疑问,“淮军此时兵盛,现在不造反,以后还会有机会么?”
\n
赵烈文叹息,“他就是在等机会啊。天下治安一统久矣,势必分剖离析。然而主德隶重,风气未开,若无抽心一烂,则土崩瓦解之局不成。张之洞给两位佛爷上新军之策,国贼也。我估计,异日之祸,必先颠仆,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二十年矣!”
\n
赵烈文是曾国藩的智囊,真正的无双国士。
\n
他上面那段话的意思,新军一出,就是汉末诸侯蜂起之兆。只要中枢这边皇帝或者主政太后一步踏错,大清就会因为军阀四起土崩瓦解。
\n
曾国藩一直对赵烈文的才华相当服气,听罢摇头叹息,“可惜啊,我老了,邵全忠等得起,我等不起啊。”
\n
回头提高了声音,“来人,叫纪泽来!”
\n
一个二十七八岁的书生入帐,身穿国子监的学生装,乃是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
\n
曾国藩长子曾纪第早夭,曾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