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语,怎么能吸引眼球对吧?
\n
马克.吐温没写出类似“震惊:淮军对几万露西亚俘虏竟做出这样的事!”这样的标题来,已经算是挺有良心了。
\n
西征并没有马上结束,连载还在继续。第二天马克.吐温采访了被俘的考夫曼总督。
\n
考夫曼总督对淮军的战俘待遇表示满意,盛赞清国和露西亚虽然都不是日内瓦公约的签约国,但淮军对战俘的待遇是前所未见的,邵将军是一位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的伟大人物。
\n
考夫曼对淮军的英勇善战表达了充分的敬意,不过谈到具体的装备和战术,则语焉不详。
\n
他看出眼前这位战地记者是个军事上的小白,哼哼,淮军新战法、新武器的秘密我要带回露西亚去吃独食,怎么能让你们美国人知道?
\n
好在代表了普通美国人的记者先生也不关心专业的军事问题,更喜欢战场八卦。光是董福祥将军跟喀丽丝的绯闻艳史,就连载了好几期。
\n
美貌的喀丽丝也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了美国的名人,清国人在美利坚的形象大使——让美国人无意中就默认了,清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n
“这些俘虏一定给我养好,养得白白胖胖的,一个也不许死了,这都是你跟老毛子谈判的重要筹码。他们的伙食费,将来都在谈判中,给我百倍弄回来。”
\n
邵全忠背着手在交代营官吴子义。吴子义因为会好几国外语,已经被邵全忠内定为将来跟老毛子谈判的人选。
\n
额,吴子义不会俄语,不过他会拉丁语啊,先前《浩罕条约》的拉丁语版本就是他起草的,这就够了。光等着谈判不行,停战协议没签前,那是一定要继续扩大战果,为谈判争取更有利条件的。大仗打完了,小仗还是要不断的。
\n
老毛子在中亚的主力在塔什干被聚歼,其他地区都空虚得不得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