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在理。
\n
如果家人毫无防备,确实容易疏漏。
\n
他点点头对着老丈人说道:
\n
“您说得对,就按您说的,那我这就去跟他们说,也给全家打个预防针。”
\n
老丈人摆摆手说道:
\n
“倒是不用这会儿去,晚一点吧,晚上等你在老莫吃了晚饭回来后再说。”
\n
方言看了眼正在忙活的众人,点头答应下来。
\n
老丈人接着说起那位朋友的事。朋友名叫唐铮,与老丈人的渊源始于妻子。
\n
唐铮的妻子和丈母娘是发小,两人因此结识。
\n
早年丈母娘常去上海学习出差,几乎都住在唐铮家;唐铮一家来京城开会时,也总借宿老丈人家,两家人来往十分密切。
\n
按老丈人对唐铮的了解,他坚信这位老友绝无可能与日本人有瓜葛,此事定是一场误会。
\n
主要偏偏日本人邀请唐铮后,他念及老丈人曾托付照顾方宁,便出于好意想带方宁一同前往日本,却不想无意间触了警戒线。
\n
所有一切,不过是阴差阳错的巧合。
\n
从逻辑上看,这种情况确实存在可能性,但仍有说不通之处。
\n
二姐方宁刚入学不久,许多基础课程尚未学完,远未达到常规意义上能出国交流的水平。
\n
若说唐铮是出于“照顾”才带她去,这份“照顾”未免显得过于急切,甚至超出了正常帮扶的范畴。
\n
按照调查逻辑,这一异常点必然会被注意到,在学术交流的常规筛选标准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