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政馆、书道馆、国画馆、诗词馆、戏曲馆、养生馆,“两院”是棋艺院和茶艺院。还要建设国学讲堂、和合书院(国际交流中心),包括剧院、展厅等。在此基础上形成《项目建议书》(初稿),面积按地上6000平方米、地下14000平方米,共50000平方米编制。
\n
让人没想到的是,“精兵强将”过来开过几次座谈会,据说李博士还加班加点,奋斗多日,但拿出来的东西,让大家非常失望。
\n
主要是尚济民失望,说根本不能用。
\n
尚济民说,周六周日请他们两个过来,咱们一起连续两天加班,坚决把一个尽量成熟的《项目建议书》拿出来!
\n
陶砚瓦赶紧通知加班人员,又通知服务中心在号会议室布置投影、准备茶水服务、安排午饭等等。
\n
号会议室是个小会议室,可容纳二十几个人。尚济民要参加写材料,是要参加人员议着写,写着议,而且由工作人员在现场往电脑上敲,再用投影仪打到墙上的屏幕上,所有人都参与,有说的,有打的,有议的,有看的,也有时调侃几句,大家笑一笑,轻松轻松。整个过程既紧张严肃,又团结活泼。
\n
说是集体加班,集体参与,但必然是由尚济民来主导。他的学识、他的地位、他的才华、他的兴趣,无可置疑。但只有特别重要的文字材料,才会出现这样的场面。
\n
陶砚瓦印象中参加过两次,一次是去年起草给国务院的年终总结报告,班子成员和各司局长参加,一句一句念,一段一段过,但是最后改动也不是太大;还有一次是他跟着尚济民去美国、加拿大访问,回来后起草了给国务院的报告,也是把出访人员集中起来过了一遍。
\n
显然,今天这个材料太重要了,他如果不亲自上,也没人能够写出让他满意的东西。
\n
只见他一进门,用眼睛一扫,知道该来的都来了。就一边把水杯往桌子上一放,一边看着屏幕上已经赫然放映出来的《项目建议书》首页,说:“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