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正当他陷入沉思之际,李春娟又开口说道:“爹爹呀,要不干脆别闹这一出了,大家将就着过日子得了。
只是往后您可得多长个心眼儿才行哟!
毕竟爷爷、奶奶并非您的生身父母,日后他们若再来造访,千万别随意开大门。
有事就在门外讲清楚便是,以免奶奶又像上次那般冲进屋里抢夺财物。”
李春娟话音刚落,周围围观的村民们顿时哄堂大笑起来。
众人皆对这一家子的闹剧议论纷纷,有的指责老二忘恩负义,有的则嘲笑李老太太不讲理,都分家了,还来这拿东西。
众人皆屏息凝神,目光紧紧锁定前方,仿佛能透过那层层迷雾,窥探到最终的结局——究竟李庆贺与其双亲是否会断绝亲缘关系呢?
此刻,气氛紧张得令人窒息。李老头紧咬牙关,死死咬定必须支付整整 300 两银子才肯罢休。
面对如此执拗的要求,族长大怒,拍案而起:“李长路,难道你真要将庆贺逼上绝路吗?”
“什么?竟然索要 300 两来报答所谓的养育之恩!”
族长义愤填膺地斥责道,“且不说他自幼便开始帮衬家中事务,单论其成长所需费用,又怎可能高达 300 两之多!
庆贺年仅五岁时,已然懂得替家人分担劳务;
稍年长些后,更是跟随你一同前往田间劳作。
闲暇之余,甚至不辞辛劳地前往镇上寻觅零工机会。
若真心想要断绝亲缘,我为你们作主,只需支付 150 两即可。
倘若你执意不肯接受这个条件,那么这份断亲文书也就无需书写了。
不过丑话先说在前头,若是赵大花胆敢再次踏入庆贺家门滋事生非、装神弄鬼,我必将毫不犹豫地将你们这一脉,彻底逐出老李家的族谱!”
正当李老太太欲高声叫嚷之际,她身旁的小儿子李庆丰眼疾手快,迅速伸手拉住母亲,并低声劝慰道:“娘,莫要吵闹了。
150 两也算不错了,总好过一无所获呀。”反正二哥和我们也离了心,从今往后从他那也得不到什么好处。
我们能有150两银子,这也好过一文也得不到的强。
断亲就断亲呗,就像我们上赶着巴结他似的,反正不断亲也没人和他们家往来。
李老太太想想也是,好,断亲就断亲。我告诉你李庆贺你可别后悔,我小儿子考上功名你也不能来沾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