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迷迷糊糊地拿起手机一看,一条奇怪的短信映入眼帘,短信称孩子有事请假几天,并且特意叮嘱不让打电话询问。
班主任心中隐隐觉得有些不妥,但由于当时的困倦和短信内容的要求,他没有立即回拨电话。
直到第二天发现孩子没来上课,才联想到这条短信可能是家长所发。
但经过警方的详细调查,一个惊人的真相浮出水面。
这条短信竟然是用小梅的手机发送的!
而小梅母子遇害时间是晚上八点到十二点之间,这就意味着短信是凶手在作案后发送的。
凶手的这一行为,其目的显而易见,很可能是为了拖延案发时间,为自己争取更多的逃跑和隐匿机会。
这一发现让警方深刻意识到,他们所面对的凶手绝非等闲之辈,此人具有很强的反侦察意识,在作案的每一个环节都精心策划,试图误导警方的侦查方向。
这无疑给案件的侦破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警方深知,他们必须更加细致入微、严谨缜密地梳理每一条线索。
才能在这场与凶手的智慧较量中取得胜利,揭开这起惨案背后隐藏的真相。
警方的勘查人员在案发现场进行了极为细致的指纹搜索工作,他们手持专业的指纹采集设备,一寸一寸地在房间的各个角落探寻。
无论是光滑的家具表面、冰冷的金属器具,还是墙壁、门窗等地方,都没有放过。
然而,最终的结果却令人失望,现场没有发现凶手的任何指纹。
凭借丰富的办案经验,警方推测凶手在作案过程中戴了手套,这无疑是凶手具有反侦察意识的又一体现,也为案件的侦破增添了更大的难度。
在寻找财物损失线索方面,警方找到了小梅的丈夫袁小波了解情况。
袁小波一脸茫然地表示,自己由于工作忙碌等原因,并不清楚家中具体的财物情况。
这使得警方在排查谋财害命这一作案动机时陷入了困境。
随后,警方在床下仔细搜索时发现了一些现金和存折,令人惊讶的是,两千多元现金竟然未被动过。
这一情况进一步排除了凶手是因贪图钱财而实施犯罪的可能性,案件的种种迹象愈发强烈地指向了熟人作案。
紧接着,警方对小梅的社会关系展开了地毯式的排查工作。
他们逐一走访了小梅在村里结识的每一个人,包括邻居、朋友以及偶尔有往来的村民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