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你小子心眼儿不少。那这件事儿你打算怎么办?”
“想来此事已经由应天府妥善处理了,不过恶劣影响还没有消除。儿臣是这么打算的:第一,店铺照开,买卖照做,甚至打出皇家的旗号;第二,让原来的店主当掌柜的,如果有人问起来,他正好现身说法——我朱家没有仗势欺人。”说话间,朱标放下了衣袖,血已经止住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表示对朱标这个法子的认可,“这样的事,以后不要再干了。”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父皇,这件事儿给了儿臣一些启发。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国家,都需要钱财。那钱财如何得来呢?一个简单而又合法的路子——做买卖。土地是有限的,再怎么精耕细作,收成也不可能成倍地增加。做买卖则不然,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买卖可做。各个地环境不同,所出产的东西也不同,这种差异成就了做买卖的天然条件——各取所需。一个地方出产的东西,在当地可能不值钱,但贩运到外地甚至外国,价钱就可能翻上好几倍。那些个打着朝贡旗号,来我大明做买卖的外藩商人,借着父皇给予的免税待遇,不知道挣了多少银子。他们卖了从本国带来的紧俏商品,赚了个盆满钵满,然后再用这些钱在我大明购置丝绸、字画、瓷器等物运回本国出售,又可以大捞一笔。这其中的差价,与其全落入奸商的腰包,还不如让朝廷收一部分税。还有,不仅商人可以做买卖,朝廷也可以做,做国与国之间的大宗买卖。那些外藩商人能到大明来兜售本国特产,咱们也可以把大明的特产卖到他们家门口,挣他们的银子。这样的话,朝廷便可增加一些岁入,有了钱,很多事情就都好办了。其中利害得失,请父皇明察。”
“这咱当然知道了。朝廷之事不是你动动嘴皮就行的。先交给中书省议一议吧。”
“谢父皇。爹,儿子最近非常想吃我娘做的饭菜,今晚可否到坤宁宫蹭一顿晚膳?”
“去呗,谁也没......”话还没说完,朱元璋突然意识到不对,“不许去。你现在这样让你娘看见了不好,让她担心。”
朱标并不是真的想去,只是开个玩笑,于是笑着点头答应。
看着朱标嬉皮笑脸的样儿,朱元璋有些不放心,又叮嘱道:“这几天你就老老实实地在东宫待着,哪儿都别去。”
“好的,爹。那每日朝会,儿子也告假了。”
“行!”朱元璋咬着牙说,“先去趟太医院,要是没有大碍,就赶紧回去。”
朱标答应一声,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