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子,一系列重大人物却是先后登场。
众人想都没有想到。
苏轼所犯的案件,竟然让一系列幕后大佬都跟着为他求情。
“乖乖,这大局面啊。”
“嗯,旧党的人为苏轼求情,中立的人为苏轼求情,连新党的人都为苏轼求情。”
“不只啊,连太皇太后都为苏轼求情。”
“哈哈哈,连刽子手都为苏轼求情啊。”
“哥,那是审判官员,哪里是刽子手。”
“一样意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过更让人感动的是弟弟苏辙,竟然以自己官职抵消苏轼过失。难怪墨水这么喜欢苏辙,有这样的弟弟,一辈子都值了。”
乌台诗案让一众粉丝叹为观止。
同时他们也更一次佩服苏轼。
虽然苏轼确实有些狂,确实有些傲,甚至是确实用他的诗词讽刺了朝廷。
但……
如果不是这样的一位百年天才,又哪里会有这么多的求情者。
……
“江宁老师,那苏轼被杀了吗?”
“我去……”
江宁泪流满面:“墨水不是说了嘛,最终苏轼被贬到了黄州。好像,史书上也有记载。”
“是是是,我们脑袋短路了,确实有记载。不过,这么多人求情,神宗是心软了吗?”
“并没有。”
江宁摇头:“尽管这么多人求情,但神宗还是无比的犹豫。”
“但另一边,在大牢里的苏轼却感觉命不久矣。当时,他与来送饭的儿子约定,平时只要送一些菜肉就可以。如果有什么不测,那就送鱼。结果,那天儿子托亲戚给苏轼送饭。亲戚不知道苏轼的约定,就在饭菜里面送了鱼。苏轼一看鱼,他便知道自己要死了。临死之前,他便写了一封信给弟子苏辙,并交待后事。信里面有一首诗,他是这样写的:”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这首诗其实也很简单。
说的是。
这一切只怪自己。
只是虽然自己不惧生死,但家里却还有妻儿十来口人。
同时以后与弟弟再也不能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