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86体系的新高端芯片分类,如果能把这个链条上的产能都集中到这个代工工厂当中,那么让它追上台积电、甚至超过台积电,我觉得应该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陈钦最后总结了起来,虽然是在说半导体,不过陈钦基本上是在说商业模式,就和昨天季祥林说的那样,看起来好像是技术问题,实际上是商业问题。
当然,这本身不是天经地义的事,高端制程的芯片本身虽然是个硅谷氛围很浓的行业,但本身是一门符合唯物主义科学的学问,不存在只有一种模式能研发、其他模式碰都不能碰的问题。
实际上如果陈钦重生前是个行业大牛,或者知道一些未来的芯片技术细节;甚至可能只要有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人格魅力,给大牛敬杯酒、去厂里讲几番话,让手下工程师能打了鸡血,然后将士用命,上下一心……赶英超美本身也不是什么无法想象的事。
而且就和刚才那个‘反摩尔定律’说的那样,企业实际上并没有什么靠得住的安稳渠道,行业内的情况也不是大家一起跟在摩尔定律后面捡钱,而是被摩尔定律拿着皮鞭抽着往前跑。
那么只要技术不够成熟,或者回报来得不够及时,一家公司很容易就会因为资本层面的因素失去竞争力,这导致的结果就是老大吃肉、老二喝汤、老三喝西北风这种芯片行业的常见格局——换句话说,它反而成为了一个竞争并不充分的行业,‘弯道超车’本身是很可能会发生的事。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作为一个中学生,要在国内没什么基础的情况下‘弯道超车’……
还是得有个能比别人强的地方才行。
这个优势是什么呢?
要靠砸钱的话,未来的大基金已经试过了,虽然烧出了个长江存储,最后也可以说是那一批秦山监狱雅座的老板的锅才没有太成功,但大基金一万亿呢,自己这点小钱确实还是不太拿得出手。
靠人的话,看起来是个更符合直觉的路子,毕竟芯片行业本身没什么资源要求,基本上最贵的投资还是看人;而根据以前跟业内朋友吹牛闲聊的见闻,东亚人因为文化因素,在芯片行业其实是有一点种族天赋在里面的。
不过工程师有优势不代表公司有优势,天朝能招到2000元一个月的流水线工人、不代表能招到元一个月的芯片架构师;而同属于硅谷的代表性产业,实际上大多数工业研发存在陈钦当初跟阿玥说过的那个管理问题——对外行老板而言,如何才能知道负责脑力劳动的工程师到底有没有在糊弄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