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点小小的‘无心之失’,还是尚处于接受范围的。
\n
殊不知,正是由于这种想法,赫鲁晓夫将会永远的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n
哪怕是几十年之后,北极熊联盟都成为了过去式,但‘古古鲁沙’这个耻辱性的绰号,依旧伴随着他,直到人类文明消失为止!
\n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因为北极熊联盟的大部分地区不具备美利坚“玉米带”那样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因此不少地方农民播种的玉米一无所获。
\n
由此一来,不仅无法为牲畜提供充足的饲料,而且由于玉米的种植挤掉了其他作物,连人的口粮都受到威胁。
\n
人都吃不饱饭,还有心思喂牲口?
\n
而且,以玉米秸秆作青贮饲料,比北极熊地区传统的青贮饲料三叶草、牧场草等成本足足要高出两倍之多!
\n
综合原因之下,赫鲁晓夫的玉米政策遭到了现实的无情打击!
\n
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这个赫鲁晓夫脑袋一热就迸发出来的大聪明政策,彻底沦为了笑柄。
\n
民众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做“古古鲁沙”。
\n
这是俄文的音译,写作“kykypy3a”,意为“玉米棒子”。
\n
综上所述,身为二毛人,又是后辈的克拉夫丘克,实在是想不到合适的词汇,来回答林泽豪的问题。
\n
对此,他只能选择沉默。
\n
“好吧,过去的事情我们就不讨论了,虽然我还挺喜欢吃玉米的……”
\n
当着现任二毛一把手的面,调侃赫鲁晓夫,林泽豪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