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过去了,1秒钟之后,光柱上移了2米,对准着机体侧方的那处经过改造了的位置。
\n
改造的部位用到的蒙皮是此时巡航导弹常用的材料。
\n
这么做是为了得到更真实的实验数据。
\n
y-1的驾驶员就在1公里外看着那紫色光斑在c-47上游移。
\n
光斑所经过的位置,一股股烟雾升起。
\n
那是巡航导弹的弹体材料被激光不断的气化了。
\n
不过一直过了30秒,c-47靶机还好好的,光斑经过的位置没有出现破口。
\n
这一幕被y-1上的镜头记录了下来,回传到了密支那的地下指挥中心。
\n
“报告,30秒打击结束。”
\n
“报告,靶机目标位置没有烧穿,靶机已按预定方案返航。”
\n
“报告,靶机上的光强探测器显示,功率只有0.5兆瓦。”
\n
一个个参与计划的人员将情况陆续上报。
\n
宋裕民得知靶机没有被烧穿,还是有点遗憾的。
\n
这说明这款哨兵1号搭载的20兆瓦激光炮,在对付低空的目标时,还是力有未逮的。
\n
不过也还好,今后随着全解阵的激光研究团队的不断研究,更大威力的激光炮一定能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n
到时候就可以更新这些前期发射的哨兵激光卫星了。
\n
他将三次实验的内容整理出来,然后通过保密频道上传到中央电脑,并把结果告诉给了王建昆。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