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完成大半了。
\n
接着就是进一步的加工。
\n
首先是铸造为高密度α相钚金属(密度19.8 g/cm),适应核装药内爆设计。
\n
因为钚非常容易与氧发生反应,所以必须对钚球表明进行钝化,防止钚球在空气中自燃。
\n
接着就是钚弹的实际制造了。
\n
钚弹必须是采用内爆式结构,即通过高能炸药精确压缩球形钚芯至超临界。
\n
王建昆按照资料,设计的第一款钚弹就是带有中子反射层的,所以临界质量可以降低到5公斤。
\n
如果没有中子反射层,那临界质量就要至少10公斤了。
\n
内爆式结构其实是非常考验设计能力的。
\n
因为爆炸波是弧形的,为了让爆炸波均匀的作用在钚球的各个位置,外层的爆炸药设计就非常重要了。
\n
如果是从头摸索,那是必须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试验,从而找到最佳的爆炸药排列方式,确保爆炸波能均匀的同时到达中心的钚球上。
\n
此时情报界是有很多资料了,所以王建昆只了几十万美金,就拿到了美国的钚弹设计图。
\n
然后在宁迪本基地制造了好几种实验结构(中心的钚球用其他金属球代替)。
\n
测试完成后,他选定效果最佳的一种结构,然后准备开始制造第一个正式的钚弹。
\n
(本章完)\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