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此地不便细讲,我们返回青城山再说吧。”
\n
“可!”
\n
一旁正在思索情况的齐乾漱隐隐猜到了李阳口中所谓老前辈的跟脚,若猜测成真,被外人知晓会出大乱子!
\n
正当五位种道欲离去之时,龙虎山山脚的氤氲气雾突然出现了波纹,再然后,一个鬼头鬼脑的小道童从云中探出头来,怯怯的张望一圈,看见李阳时面色大喜,
\n
李阳瞥见了小男孩,笑着招招手:“新杰,你怎么出来了?”
\n
“李道长!”小男孩眼睛一亮,跑出云雾后郑重地将一个锦盒交到了李阳的手上。
\n
“这是爷爷叫我交给你的,他说他前几日在天门峰上游玩时发现崖上刻字,留言上说是给李道长你的!”
\n
天门峰?
\n
李阳面色一变,接过木盒打开,却是一块拓布,布上是松墨侵染的一篇经文,开篇乃是八个古篆
\n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n
而在经文最后,亦是几个篆文,
\n
“鼎清于丙午年辛卯月刻于天门峰。”
\n
李阳摩挲着拓布,面上罕见的流露出沉重悲伤
\n
“张妙法道友,果已经羽化登真了!”
\n
鼎清正是张妙法的法名,十二年前,张妙法惊才绝艳创下‘扶摇术’,一力促成宝岛内陆天师道和一,最后道基命魂崩裂,隐居于龙虎山天门峰。
\n
张妙法隐居天门峰之时灵历元年还未开始,所以最后时间仍旧是农历算法。
\n
而拓布上的内容正是‘扶摇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