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大量间谍潜入大清,获得大量的秘密情报。
\n
甲午海战前,由于疏忽,大清电报密码被倭国破译。大清兵力布置、一举一动,倭国洞若观火。
\n
七、协调作战能力差,军事指挥不力。
\n
1894年9月17日,北洋水师在黄海海战作战是勇猛的,悲壮的。
\n
5个小时的战斗,北洋水师损失了“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5艘军舰,死伤官兵千余人;
\n
倭国舰队“松岛”、“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舰受重伤。
\n
此战也暴露了北洋水师协调作战能力不足的问题。
\n
倭国鱼雷艇未到战场,北洋水师4艘鱼雷艇却没有发挥出作用。
\n
黄海海战后,李中堂命令北洋水师躲进威卫军港避战,彻底丧失制海权。后来被倭国水陆并进,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n
李中堂瞎指挥,龟缩战术,使北洋水师完全被动挨打,终致覆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n
在整个甲午海战中,南洋水师也没有出动军舰支援。北洋水师孤军奋战,力量消耗殆尽。高层缺乏整体协调作战能力。
\n
八、士气不足,作战意志力不足。
\n
黄海海战,北洋水师士气不错。但是此战失利后,士气明显下降。
\n
倭国攻击旅顺要塞前,清军最高指挥官竟然不战而逃,使得倭国顺利占领旅顺要塞。
\n
清廷以保全其统治地位为根本,没有决心与倭国海军决战。
\n
后来的龟缩战术就是大清高层作战意志力差搞出来的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