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溥杰比较好找,他这会儿已经是正式官员身份,带编在身,而且他书法作品也挺出名。
\n
第三个要找的人叫李文达。
\n
众所周知,溥仪出版过一部畅销作品叫《我的前半生》,记录了溥仪从登基到流亡到接受“改造”的全过程。
\n
这册书最开始是溥仪在改造期间撰写的“反省笔记”,是认罪伏法的交代材料。
\n
后来这册“笔记”想要出版,可是因为内容忌讳太多,需要修订,就派了群众出版社派的编辑室主任李文达帮助溥仪“修订”。
\n
李文达觉得原本问题很多,很难以简单的删增来解决,在出版社领导与溥仪同意下,他在此本基础上,通过调查考证,搜辑资料,核对史实,另起炉灶写了个五十余万字的本子,也就是被人所熟知的《我的前半生》。
\n
因此,要了解这段历史,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的执笔者李文达,绝对是个要找到的专家。
\n
贝托鲁奇的速度很快。
\n
也是因为他身份特殊,各部门对他大开绿灯。
\n
要人给人,要渠道给渠道。
\n
不出一星期的时间,他就给江弦找齐了这三个人。
\n
在三人的帮助下,江弦凭借着脑海里对《末代皇帝》残留的印象,赶在《平凡的世界》研讨会举办前的这天,他整理出一份剧本的提纲,送到贝托鲁奇的手中。
\n
贝托鲁奇看完以后吃了一惊。
\n
电影主要被江弦分为了三个片段。
\n
第一个片段就是溥仪当皇帝的时候,从天真无邪中,培养起绝对的权力和皇帝意识。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