趟,让精神更自由,让情绪更健康。”
\n
“好!”
\n
其他人哗哗的鼓起掌。
\n
这份掌声绝对是真诚的。
\n
虽然王濛任职的时间不久,但在他的主持下,《人民文学》的“江湖”地位彻底改观。
\n
1985年之前,上海的《收获》与《上海文学》扮演着文学进程标杆的角色。
\n
而到王濛卸任《人民文学》主编的现在,这一局面已彻底扭转过来。
\n
时至今日,《人民文学》这本“皇家刊物”已真正成为了国内文学的旗帜与标杆。
\n
在《人民文学》的同志们看来,王濛或许不是最好的作家,却却是最好的主编。
\n
当然了,《人民文学》能创下如今的这份成就,也离不开另一个人的贡献。
\n
崔道怡把目光移至江弦身上。
\n
他可是知道,近些天,在中作协对《人民文学》下一任主编人选的讨论中,江弦的名字已经被提起过很多次。
\n
即将卸任的王濛也极力的推荐了他。
\n
这个推荐太有分量了。
\n
如今的王濛,说话和以前,根本不是同一个等级。
\n
宴会结束,人走了个七七八八,江弦则是和王濛、陈荒煤、光未然这些在作协身兼要职的同志,一块儿坐在一起抽烟、聊天。
\n
青烟缭绕,江弦一时恍惚。
\n
曾几何时,在座的各位哪个不是需要他去仰望的高峰。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