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得就不是大丈夫呢?
\n
你可知晓,那山林中兴风狂啸的老虎,还时时回过头来顾看小老虎呢?
\n
舆论从来都是要靠自己引导的,江弦作为后世人太明白这个道理。
\n
所以王扶要写评论文章,甚至要写他回怼的那一句“仗义每多屠狗辈”,江弦都是完全支持的,甚至不介意自己亲笔写上一篇。
\n
说完这事儿,王扶又拿出高密文化馆给江弦的来信,和他约起了创作谈。
\n
高密县关注到《红高粱》,这事儿也在江弦的预料里。
\n
他其实有考虑过,将高密改成一个虚构的地方,避免小说发表以后自己还得想办法解释。
\n
但是后来想想还是硬着头皮用了。
\n
没办法。
\n
“高粱高密辉煌。”
\n
这一句太经典,写的也太妙了。
\n
改了故事的发生地点,这一句的韵味不只是大打折扣,可以说是完全褪色。
\n
所以就遵循原著,写成了高密。
\n
至于创作谈,江弦也答应下来,一来有钱赚,二来也是向外界做出他对自己写出高密故事的一番解释。
\n
只要听起来足够合理,也没多少人会在这个事上纠结。
\n
王扶告辞以后,江弦的创作谈还没动笔,新华社那边又来人了。
\n
吴克鲁给江弦来送了一趟《理解万岁》的稿酬。
\n
他又很是不好意思的旁敲侧击,说京城好多机关单位,都想听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