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深蓝公司的招聘海报悄然出现在各大高校就业网和论坛的显眼位置。措辞充满诱惑:
“加入深蓝,定义下一个智能纪元!”
“探索AI创造力的终极边界——非结构化人类智慧赋能计划!”
“顶尖薪资,全球视野,解决人类级难题!”
反响却像投入深潭的石子,只激起几圈尴尬的涟漪。
在最大的程序员论坛“极客深渊”上,深蓝的招聘帖下,嘲讽迅速盖过了零星的好奇。
码到成功:“非结构化人类智慧?听起来像是把AI送去上文学鉴赏课?深蓝不是搞硬核AI的吗,画风突变啊?”
算法搬运工:“笑死,‘幻想精华’喂养?这是招AI训练师还是招网文编辑?还‘通晓神话哲学者优先’?我刷了三年LeetCode不是为了去给AI讲《山海经》!”
Offer收割机:“薪资倒是真香,但这职位描述看得我云里雾里,怕不是挂羊头卖狗肉?或者是老板拍脑袋的‘创新’项目,活不过试用期那种?溜了溜了。”
内推小王子:“楼上+1。有朋友在深蓝做传统架构,说最近实验室那边神神叨叨,整天讨论什么烛龙基因、水墨留白算法…感觉像误入修仙小说片场。谨慎投递。”
线上遇冷,宋安将全部希望押在了即将开始的线下名校宣讲之旅。
第一站,国内顶尖的华国科技大学。能容纳五百人的报告厅座无虚席,空气里都是顶尖学府精英们特有的、带着审视意味的期待。
宋安一身剪裁合体的深色西装,站上讲台,沉稳的气场暂时压住了场内的嘈杂。
“各位未来的科技领袖,下午好。今天,深蓝公司带来的,不是又一套更快的芯片,或者更精准的识别算法。”
宋安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全场,“我们带来的,是撬动AI创造力天花板的钥匙——一场关于智能如何真正理解并超越人类想象边界的革命。”
灯光暗下,巨大的全息投影亮起。开场是深蓝基于传统科学文献生成的标准方案——严谨、高效、符合预期,引来台下几声礼貌性的赞叹。接着,画面切换。
左侧是《山海经》中关于“烛龙”那“视为昼,瞑为夜”的古老文字描述和一幅充满蛮荒气息的插画。右侧,深蓝生成的“跨物种光敏神经耦合基因编辑模型”复杂结构缓缓旋转,流光溢彩,充满了生物与能量融合的奇异美感。
“请看,”宋安的声音带着一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