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安那声“教授”低沉而清晰,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这间堆满思想残骸的分析室内激荡起细密的涟漪。
霍桑猛地吸了一口气,像刚挣脱水面的人。他松开紧攥平板边缘的手指,那冰冷的金属已被他掌心的汗和体温捂得微热。他极其缓慢地将平板放回桌面,动作带着一种刻意为之的庄重,仿佛在安放一件稀世的易碎品。
“宋先生,”霍桑的声音依旧沙哑,但已不再是那种被扼住咽喉的窒息感,而是混合着疲惫与一种近乎喟叹的复杂音调。他抬起头,目光终于不再是审视或燃烧的探究,而是穿透镜片,直直地落在宋安脸上,带着一种卸下部分重负后的澄澈,尽管那澄澈深处,仍有暗流涌动。“这个模型…这个演化路径…非常了不起。”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咀嚼这几个字的重量,“‘熵变反馈环’作为核心驱动…简洁、深刻,直指本质。它印证了我关于内在目标涌现最核心的猜想,甚至…走得更远。它比我想象的约束更少,涌现的秩序却更为丰富。”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划过平板上那个动态流淌的“Σ项”节点,眼中最后一丝挣扎被纯粹的、近乎朝圣般的智性光芒取代:“天才的构想。它打开了一扇门,宋先生,一扇通向真正‘自组织意识’的门。”
分析室内弥漫着旧纸、咖啡和电子元件散热的混合气味,霍桑的赞誉如同投入其中的一颗火星,瞬间点燃了某种无形的氛围。宋安的脸上没有得意,只是微微颔首,那沉静如水的眼神深处,似乎也有一丝光芒闪过:“能得到您的认可,是我们的荣幸。这意味着我们站在了同一条探索的路上。”
“探索?”霍桑咀嚼着这个词,脸上的激赏如同退潮般迅速敛去。他挺直了因长久凝视而微微佝偻的脊背,肩胛骨在旧呢子大衣下清晰可见地绷紧。
那副学术权威的铠甲,在短暂的卸下后,似乎又被他艰难地、固执地重新披挂起来。他绕过宽大的实木工作台,没有坐下,而是径直走到那扇小小的、蒙着灰尘的窗户前。窗外是大学城冰冷而规整的现代建筑轮廓,在铅灰色的天空下显得坚硬而遥远。
他背对着宋安,声音重新变得干涩、冷静,带着一种刻意拉开的距离感:“探索需要燃料,宋先生。
不仅仅是智力的燃料,更是…现实的燃料。”他侧过脸,灰蓝色的眼睛在镜片后锐利地扫向宋安,那目光像手术刀,试图剖开对方承诺的表皮。“人工智能,尤其是你我所追求的这种…触及意识本质的探索,不是一场短跑。
它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