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调出一份内部数据看板。“过去72小时,平台内涉及‘两性观点碰撞’、‘婚姻家庭讨论’、‘职场性别议题’的笔记互动量,因系统主动干预和用户自我审查,环比暴跌72.3%。”数据曲线断崖式下跌的图形,无声地诉说着风暴的威力。
“用户不是不关心,是不敢说,怕说错。”一位负责社区生态的高管低声补充,带着一丝无奈,“很多有价值的讨论,被‘一刀切’的恐惧扼杀了。”
“恐惧,是必要的刹车。”木兰平静地回应,目光扫过众人,“‘真实’不能成为撕裂的遮羞布,‘分享’不能沦为对立的放大器。算法侧,立刻执行‘暖光计划’:
对可能隐含性别对立、阶层抱怨、地域攻击倾向的笔记内容,无论数据表现多好,降权!大力扶持‘生活美学’、‘技能提升’、‘兴趣养成’、‘女性成长’类目,流量池资源向其倾斜百分之七十!”
她顿了顿,语气更加清晰有力:“品牌合作部,重新审核所有在途及未来的商业合作项目。任何试图利用‘独立女性’、‘反PUA’、‘婚姻反思’等话题进行情绪营销的品牌方,无论预算多大,一律暂停!我们要引导用户去‘种草’美好生活解决方案,而不是‘种刺’于人心。”
会后,一份措辞极其委婉但立场无比明确的《小黑书社区公约V5.0修订草案》火速下发至所有内容运营和审核团队。草案的核心精神被内部戏称为“精致去敏”——
要求所有内容在保持“种草”调性的同时,必须剥离任何可能被解读为“挑起群体矛盾”的棱角。
一位以犀利点评都市男女关系走红的时尚博主,愕然发现她最新一篇探讨“亲密关系边界感”的深度笔记,在发布后仅仅获得个位数的浏览量,随即被系统悄然沉底。
她收到的官方提示邮件措辞温柔却冰冷:“您的笔记内容涉及潜在争议方向,为维护社区温暖和谐氛围,暂未进入公域推荐流。”精致的外壳之下,是思想交锋的彻底退场。
深城,企鹅滨海大厦。一场规格极高、范围极小的闭门会议在顶层保密会议室进行。
没有PPT,没有投影,只有马华西平静得近乎没有波澜的声音在室内回荡。在座的几位核心事业群总裁和集团总办成员,个个正襟危坐,连呼吸都刻意放轻。
“五百亿,”马华西轻轻吐出这个数字,像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客观事实,
“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它重新划定了游戏规则的红线,这条线,是用最硬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