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胡人和东夷?臣大略算了一下,匈奴、鲜卑、乌桓、百济、高句丽还有扶余人加在一起,约有两万之数。彼辈胡人不服王化,且战力存疑,臣不知陛下圣意……”
\n
曹睿指了指徐庶:“徐卿替朕来解释吧,朕歇片刻。”
\n
“是。”徐庶应下,随即朝着董昭拱手点头:“好让董公知道,陛下此番的想法是征召鲜卑、乌桓、匈奴轻骑共一万五千。一方面是借其战力,另一方面是抽其精锐,以防大军在南之时彼辈胡人在北生事,一时难制。”
\n
“至于营州的扶余、高句丽、百济三处,此三属国既然归附大魏,大魏出兵且理应相从,明年尽早将其征到淮南,训练半年应可堪用。彼辈”
\n
董昭过后,便是陈矫。
\n
陈矫倒是问的直接:“陛下,臣在尚书台中为任,故而也想问一问后勤调度之事。既然行在已经驻在寿春,短时间内又没有要回洛阳的打算,是否后勤之事就由东阁和尚书台统揽?”
\n
这件事情,曹睿心中也已有了分寸,故而作答之时也未迟疑。
\n
“当然,朕与你们在寿春待着,就是为了征吴之事,不由东阁和尚书台来管,难不成还由朕自己来管?”
\n
听罢皇帝此语,坐于陈矫身旁的司马懿只觉通体舒坦。由东阁来管,那还不是由自己管?想到洛水之誓,十年之约……
\n
“但是。”皇帝脱口而出的两个字,将司马懿的心绪又拉了回来:“寿春在扬州,统揽战事可以,但若要应对全部后勤之事,还是过于难了。”
\n
“杨卿。”曹睿抬手指了指杨阜。
\n
“臣在。”杨阜起身拱手相应。
\n
曹睿道:“寿春离河北甚为遥远,朕将此战大魏的后勤分为三个区域。杨卿且加个枢密监的头衔,坐镇陈留,为朕统领河北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