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结的时候了。明年准备一年,后年大起步、骑、水军共二十五万,南下伐吴。”
\n
“行在于寿春停留将近一年,朕又亲自巡边扬州、荆州,诸卿对伐吴之事应该早都有所猜度了。今日朕便与诸卿在此说一说攻吴的计划。”
\n
“裴侍中。”曹睿抬眼看向裴潜:“今日先由你来为诸卿介绍大概。”
\n
“臣遵旨!”裴潜也毫不犹豫,答得声音洪亮。
\n
随着裴潜发声,众人的目光霎时一齐聚在了他的身上。裴潜不慌不忙站起身来,小步走到了皇帝桌案侧前方的位置,躬身行礼,而后转身面向臣子们。
\n
“诸位,按照陛下钦定的大略,对预计于太和九年的伐吴战事做如下分派……”
\n
且不论心中想着什么,众人的目光此时也都是放在裴潜身上的。
\n
朝廷看似一体,却也不是一体,有人激进,有人保守,有人欲要疆场建功,有人只求安稳守住权位。
\n
对于战事,战端一开,牵扯的事情就太多太多了。军事本是政治,而政治即是人事。
\n
若要伐吴,各处主帅该如何选?将领们用谁?谁打顺风仗、又是谁去啃硬骨头?后勤调派由谁统管?谁来谋划谁负责监军?每人都有上司部属,也都有好友同乡,牵一发而动全身,大略如此。
\n
而若无意外,今日书房中这二十一名大臣,就将是整个伐吴过程中的实际负责人。谁做得多,谁做得少,各个职位,显然都是要争一争的。汉高帝、汉光武时的例子明摆着写在书中,就算误了灭秦和攻略天下的战事,也不能误了参与垓下之战的时机,从大魏的视角来说,孙权为害国家三十年,若是哪个小将能分了他一条腿,说不定也能造出一个世家来的。
\n
中枢欲要规划一盘大棋,就要先将这种错综复杂的内部关系先捋顺,先定军事大略、再定人事,而后再去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