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逼得曹操没有办法,只得下令说汉末丧乱以来礼教不复,毕竟是乱世,都是一笔糊涂账。建安五年之前的旧事,谁也不准再提,谁再提我就罚谁。
\n
曹操拉了偏架,又主动撮合二人和好,徐宣与陈矫这才在表面上和睦了起来。
\n
年轻时候结的仇,到老也难以忘记。
\n
陈矫在朝中有自己的势力,他与司马懿、陈群等人关系不错。但徐宣也有自己的友人,比如卫臻、桓范等人都与徐宣私交不错。加之陈矫外任了许多年,又看不到,这才维持了面子上的稳妥。
\n
这次陈矫来寻徐宣发问,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他虽然是尚书仆射,但也只是临时管这三部。正经的尚书左仆射辛毗还在关西巡视呢,他并不能自己上手操持此事。
\n
这便是被徐宣抓到机会了。
\n
至于徐宣与司马懿,司马懿是徐宣老上司了,二人自有多年交往。先帝四个辅臣中,只有司马懿是始终在权力中枢的,徐宣若要站队,也自然知道轻重。
\n
司马懿在堂中默然坐了许久,捋须不言,直到过了一炷香的时间,才缓缓说道:“宝坚,你是礼部尚书,大魏爵位之事都是从你这里把控的。嫡庶有别,长幼有序,你为礼部,若连你都不能坚定立场,那大魏上下封爵之人就全乱了套了。”
\n
“嫡庶长幼,我明白此事。”徐宣盯着司马懿的眼睛看去:“我若坚定立场,该如何坚定?”
\n
司马懿淡淡说道:“笔在你手里,你自己拟表文便是,不用我教。对了,我再与你透露一个消息。”
\n
徐宣点头。
\n
司马懿道:“陛下在襄樊应当见过立太子之事的统计了。四名阁臣里面,我、大将军、董公的立场一致,都支持要立太子。唯有陈季弼赞同缓立。”
\n
徐宣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