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产物。出于快速扩张和收编山越的需求,陆逊、蒋钦、贺齐等将都从孙权手中先拿了编制,在山越中获得兵力,之后再就地转正,扩充为自己的部曲。
\n
第三种,就是继承和分配而来。比如周瑜死后,周瑜部曲没有继承给他的儿子,而是由孙权直接强令分给了鲁肃,鲁肃死后,他的六千多部曲和数千军卒直接原地交给了吕蒙。宗室孙皎坐镇夏口的时候,就从程普手中接过了他的部曲,后又将黄盖的部曲归于己有。
\n
当然,也有许多父子之间继承部曲的例子。除了凌统之外,徐盛死后由儿子徐楷领其部曲,韩当部曲传给韩综、后来被韩综都带到了魏国,周泰部曲传给了其子周邵,蒋钦部曲传给了其子蒋壹。
\n
而有了部曲,如何养兵就是一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了。
\n
吴国各郡各县的税赋,与大魏的制度也并不相同。除了许多郡县要向朝廷缴纳税赋外,还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可以概括,唤作‘奉邑’。
\n
就拿全琮来说,他在芜湖此处所领的一万军队中,其中四千是他本人的部曲,另外六千才是朝廷之兵,换句话说,朝廷只为这六千军队提供粮饷,全琮本人的四千部曲,如何吃饭、如何发饷,都要靠全琮自己自筹。
\n
而全琮显然是不会无中生有、变出钱粮来的。为了养这四千部曲,芜湖大营左近的芜湖、春谷二县就是全琮的‘奉邑’,这两县里的赋税和产出,全部用来供养这四千兵马,就这样还不太够,孙权还时不时的从府库里接济全琮一些,以示对全琮的恩宠。
\n
全琮两县的奉邑,并不夸张,此前程普、孙皎、周瑜、鲁肃、吕蒙、朱治这些将领,奉邑都达到了四县之数。
\n
吴国上下部曲总数大几万,作为奉邑的这些地方,加起来又何止是一个又一个二县、四县加起来所能足够的?
\n
吴国现在两大痼疾,一为士族,二为武将。
\n
就是这般麻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