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我认可戴莎的说法:“可惜未能到日,否则就能更精准地预判下一个罪案日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对于那组数字中的“”和“”,前者在原笔记本上还有被划掉的痕迹,对应的是近千年前的古史,9月23日周日在圣石大教堂请教过索伦神父,或许那意味着圣明邪教的“决裂”与独立……但还没有明确依据就是了。
至于“”,两年前的2月,事实上并没有发生致死“6”人的重大罪案……当然,这是好事!不过,那个年月确是苏珊中毒入院的时候。难道与之有关吗?
不好说……但更早之前,就是9月1日与戴莎去医院探望苏珊后,一起聊天说到苏珊中毒的事件以及这个“数字”所代表的日期,戴莎明确说了“应该有关系”,而对于为何未见报的原因,她说了“因为那只是一个传播范围很小的普通案件”。
可是,后来想想,好像有点“矛盾”?
当然,戴莎当时就认为最初被定性“普通”的表面下,还得继续调查“不普通”的真相,所以她才会接手这起案件重启调查。
但是,在没被国家检察院关注之前,这种小范围知晓的“普通案件”,为何也被那个邪教徒所知道,并以“”的谜语计入笔记本里?
是“巧合”吗?还是有另外隐情……?
可说到邪教徒……那个里克也知道苏珊中毒的事件!
这也是“巧合”?
总之,这个所谓的“小范围”……有点难以理解。
“学姐,邪教计划犯罪的日期,会否可能并非明天?”我怀着一丝侥幸问:“具体月份或许已经明确,但具体日子……也许还会变动?”
也许,之所以那些数字只能到年月,就是因为日子是可能“变动”的……?
就像是……满月之夜的具体日期?!
“都是可能的,如发现安保力量明显加强,或许邪教也会调整策略。但现在不能与这帮极端邪教徒赌‘不可能’,就怕万分之一的概率仍然会发生恐怖事件。”戴莎轻轻叹了一声,说:“但只要这群疯子仍如飞蛾般沿着既定‘规律’袭来,我们就能反过来借机引出烈焰应敌。事实上……也有一定迹象表明,下一次仪式计划犯罪的日期,很可能就在这几天。”
咦?
也就是说,还有其他迹象、线索或推测么?
这时,我想起之前推想过的某些可能性和刚刚的念头,于是再次说出来:“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