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村的用水问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然而,新的麻烦又接踵而至。 村里的道路因为频繁的运输和日益增多的车辆,变得坑坑洼洼,严重影响了村民的出行和农产品的运输。 “这路太难走了,每次骑车都颠得要命。”一位村民抱怨道。 “是啊,要是不修好,咱们的东西往外运都不方便。”另一位村民附和道。 李建国看着破败的道路,心里十分着急。他立刻组织了一场村民会议,讨论道路修缮的问题。 “我们必须尽快把路修好,大家说说有什么办法。”李建国说道。 王强提议:“我们可以自己筹钱,再向政府申请一部分补助。” 张秀英则担心地说:“筹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政府会给咱们补助吗?” 就在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王小又跳了出来,阴阳怪气地说:“哼,修路?这得花多少钱啊,别到最后钱花了,路还是没修好。” 村花瞪了王小一眼:“你就知道说风凉话,不帮忙就算了,还捣乱。” 李建国严肃地对王小说:“王小,你要是不想为村子出力,就别在这碍事。” 王小哼了一声,转身走了。 尽管有王小这样的人泼冷水,但村民们大多数还是支持修路的。大家纷纷想办法筹钱,有的拿出了自己的积蓄,有的准备去外面拉赞助。 李建国和王强则多次前往镇政府,向领导说明村里的情况,争取补助。经过努力,政府终于答应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修路的工程开始了,村民们纷纷义务出工。大家热火朝天地干活,有的挖土,有的铺石子,有的压路。 在修路的过程中,又出现了材料短缺的问题。负责采购材料的李强急得团团转。 “这可怎么办?材料供应商那边突然说要涨价,不然不给发货。”李强说道。 李建国皱起了眉头:“先和他们好好商量,实在不行我们再想别的办法。” 就在这时,村里的老教师李大爷站了出来。 “我有个学生在城里做建材生意,我去联系联系,看看能不能帮帮忙。”李大爷说道。 经过李大爷的努力,他的学生答应以优惠的价格提供材料,解决了燃眉之急。 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村里的道路终于修好了。宽阔平坦的马路让村民们的出行变得方便快捷,农产品的运输也更加顺畅。 然而,幸福村的发展也引起了一些不法商人的注意。有一个外地的商人来到村里,声称要投资建设一个加工厂,但要求村民们低价出让土地。 “这价格太低了,我们不能答应。”一位村民说道。 “就是,这不是欺负我们吗?”另一位村民气愤地说。 商人见村民们不同意,便开始威胁利诱。 “你们要是不同意,以后别想有好日子过。”商人恶狠狠地说。 李建国知道后,坚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