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也就是这个时候炫铃需要做行政和人事,还有做工资等工作。
这如果在别的公司,这些不是个事儿,但是这才潘总这里,那就不一样了。
他本身就是一个细致且麻烦的人,在这里人事工作可不是简单的招人签合同那么简单。
就一个员工从照片到转正,中间要填的表格有好几十张,而且还会定期考核,就单单试岗期就要经过两轮考核。
一个只有十几个人的公司,整的就跟世界五百强一样,错了,比五百强还要麻烦。
毕竟管理那么大的公司,根本是不需要这么一系列麻烦的流程的,不然哪能管的过来?
就单单那个工资表就把人整崩溃了,一个人一个样,一个人涉及的的数据繁多,项目繁多,你就说两千块一个月的工资,至于整的就跟国防电网系统那么复杂吗?
所以五百强的上市公司肯定不会这样做工资,既劳民伤财,又对不起那点时间。
有那时间做点正事不好吗?
玄凌在之前的服装公司,人员也不少,但是入职就一张应聘表就完事了,离职就一张结束劳动关系书就完事了。
中间哪有什么考核,哪有什么绩效,哪有什么座谈,本来很简单的事情在这里就变得非常复杂了。
一项工作考验的是员工的工作能力,又不是考大学,周周考,月月考,有必要整的那么复杂吗?
可是在潘总和杨总看来,所有一切都是事儿,要具体到点,要精细到毫厘,甚至于微粒,直到看不到的一粒尘埃,都要顾及的全全面面,无形当中就让人压力重重。
所以这里的压力纯属是人为制造的。
所有的事情能简单化,偏偏就要搞得复杂化,难度化,明明半个小时能做完的事情,非要整的一天都干不完。
所以这也是人员流失的一大原因,不是被工作吓跑的,而是被人为折腾疯了的。
当然这是人家的工资,她不好在这里评价什么,能干则干,不能干则走。
玄凌在接过人事这项工作的时候,感觉一点不比工商的任务少,而是繁杂了很多,一天到晚大脑里就是招聘考核打印入职表,打印合同打印考题,安排转正,安排调离等等一系列的工作。
她感觉自己都快要成为了机器人了,每天忙的晕头转向,天昏地暗。
尤其阿峰这个时候又是什么都不懂,不是问这,就是问那,搞得她心情乱七八糟。
那个时候已经隆冬季节了,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