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弟入国子监习礼乐,选青壮骁勇者充‘归义军’,分隶幽州诸卫。
又择年六岁至十二岁孩童入学校受学。
此为此消彼长之汉化之道也!
其二,授田定籍,收其放牧为耕战。
幽州经乱地旷,正宜授田。可诏:愿留者,丁男授口分田三十亩,永业田二十亩;
许以牛羊折抵赋税,三年免调。
其擅牧者,划燕山南麓草场为官牧监;其慕农者,遣司农寺老农教习稼穑。
使其居有定所,业有恒产,则乱心自消!
其三……”
“哈哈哈……好,好,好!”李承乾的其三尚未出口,李世民蓦然起身向议事书案走去。
群臣纷纷起身,像往日商议朝政大事那般,各就各位入座。
大唐均田制承袭魏晋前隋,田地分配由口分田和永业田组成。
口分田产权归朝廷,百姓需承担调租庸三税。不可继承买卖,乃朝廷税收来源。
永业田属私有性质土地,可继承和买卖。
“太子,其三是为通婚导俗否?”李世民对李承乾的称呼变了。
李承乾躬身作答,“父皇圣明,儿臣欲言其三正是胡汉通婚导俗!”
“还请父皇明鉴!昔汉武徒匈奴于五原,终酿边衅。
今我大唐以仁德纳其心,以州县化其俗,使毡帐子弟诵孔孟,控弦之士卫疆土,此非徒得数万丁口,实开天下大同之新局也!
若成此功,则漠北诸部必望风归义,父皇之业当远迈秦汉!”
啧~啧,如果苏尘在此,想必定会对李承乾竖起大拇指:‘阁下何不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区区几千东突厥牧民移民大唐,就想赶超秦汉功绩。
你这么牛,咋不上天呢?
“哈哈哈……”李世民放声大笑谦虚的摆了摆手,自知与秦汉之功差距甚大。
目光看向房谋杜断,“诸位爱卿,方才太子之言,诸位可有计较?”
此时众人换了场地,不再跪坐于地。
房玄龄起身出列,看向李承乾目露赞许,朝李世民深揖一礼。
“太子殿下洞烛机行,臣观此三策拆部曲、授田亩、导风化,实乃兼取管子‘编户齐民’之智,贾生‘三表五饵’之谋!
其策如良工琢玉,环环相扣!”
言及此处,房玄龄向李承乾作揖一礼,“殿下所虑甚远,废部落旧制如去腐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