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实在是不成了,人么,做惯了官,就总是想着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的。
盛京如今的绣娘,不论宫里宫外,也多是汉人。在旗的都是很少的。
所以她们就想着,给她把衣裳剪坏了,她就穿不成了。
宁家是辽东旧族,是后来编入镶白旗的,说起来确实是在旗的满人。满人最早就有九百多个姓氏,那几个大姓是有的,自然也有宁这样的姓氏。
宁家早年收留了一个从南边流落来的绣娘。战乱之中一路北上,以为在关内能有安稳,结果总是不成。
这绣娘是江南有名的行家,要不是这手艺太扎眼,也不至于在南边待不下去了。
她肯定不能把东西送出去叫家里的绣娘补的。
这一来二去的,赵嬷嬷又是个真心求教的,家里的绣娘倒是和赵嬷嬷处的很好。
况且针线房拿了她的银子,还真是在用心办差的。她的份例前儿就发下来了,再送去的衣裳,衣料没有那么华贵,但针线房的人用心,好好的叫人收着,就没有再被剪坏了。
针线房也未必是佟佳氏的地盘。
赵嬷嬷从邀月堂出来的时候,一脸的春风笑意。
赵嬷嬷身上,揣着宁翘给的五十两银子,心里舒坦的跟喝了二两酒似的。
这银子拿出来不亏心,要是不拿出来吃了独食,那才是亏心呢。
这手面可真够大的。府里福晋侧福晋和庶福晋们,那都是来头不小身份尊贵的。
这回那边院里的刁难,就被这小一百两银子砸的没了声。
-
“真看清楚了?就跟没剪破一个样?”佟佳氏犹不死心。
“这个宁氏,倒是有几分本事。是我小瞧她了。”
永平道:“只怕是不成的。这些年,咱们也没少往针线房使力,只是赵嬷嬷油盐不进的,孝敬受用一分不少,可滑不溜手的,要紧的事是一点不肯沾手的。不只是她,就连那些绣娘,有赵嬷嬷护着,咱们也不能轻易动用。”
佟佳氏嗤笑一声:“福晋那样的人,没想到这回挺有福气。得了这么个伶俐的马前卒。”
几个蒙古庶福晋在府里,就连几个侍妾都是出身漠南蒙古的。
如今又来了个镶白旗的宁氏,她能将那几个蒙古庶福晋压下去,难道区区一个侍妾,她还打压不了了?
多尔衮是先和福晋成婚的,后来才有了更多的伺候的人。
但因为府里出身蒙古的庶福晋和侍妾多,福晋为显宽和,也没有学南边汉人的规矩,只叫她们一月隔十日请一回安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