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靖圆满完成的出使辽国契丹的任务,回到了京城汴梁。等待他的不是朝廷的赞誉和奖赏,而是两封弹劾奏折:
一个弹劾奏折是曾经的宰相陈执中指责余靖说契丹语,写契丹诗,有失礼仪,有辱国体。
一个弹劾奏折是如孝标弹劾余靖欺君罔上,科考移民。
原来余靖原名于余希古,在宋朝,参加科举,“发解试”需要推荐人。
韶州的主簿王仝是的余希古的推荐人。
但是,韶州主簿王仝,因与韶州知州争夺制科考试名额闹翻。
王仝被判“违赦”遭遇停职,余希古受到牵连。被杖20,剥夺了参加地方“发解试”的考试资格。
在宋朝,被执行廷杖之刑的人,是没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的。
前面说的韶州主簿与韶州知州争夺制科考试名额的制科考试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宋朝,宋朝的科举考试分为两种,一种是常设的进士科考试,每两年或三年或四年举行一次。
另一种是制科考试,制科考试是不常设的,不定期的制科考试。
制科考试只有进士才有资格参加,有贤良方正科,正能直言极谏科,高韬丘园科等九科。
宋朝319年的历史,共举行制科考试21次,平均15年举行一次。共录取41人。通过制科考试的人比中状元还要风光。
再说余靖余希古,为了进官场实现理想抱负,只好无奈改名为余靖,换了个地方参加考试,随后余靖进士及第。
又通过制科考试,考取制科考试的第一名。进入了官场。
如孝标在为母守丧期间,按捺不住,跑到京城去打通关系,提前上班,被余靖知道后弹劾。
弹劾茹孝标服丧期间,擅自进京,谋取官职。
在宋朝以孝治天下的大背景下,茹孝标的行为无疑是大逆不道。
于是,茹孝标被逐出京城。
当然茹孝标也绝不是省油的灯。
他开始暗查余靖,然而余靖为官正直清廉。茹孝标查了半年也没有查出个所以然。
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茹孝标居然查到了余靖20年前打屁屁的事,还找到了当年的卷宗。
按惯例,这卷宗应该早就销毁了,但是,虽然20年过去了,案宗不知为何藏在私人手中。然后还被茹孝标找到了。
余靖这些年,官声很好,力挺新政与范仲淹,欧阳修,尹洙被尊为朝廷四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