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现在英兰领早就脱离圣教的掌控了吧。”
“所以,你怀疑海琴被他们蛊惑了,你想要放弃海琴给你的建议?不融入他们,自己单干?”
蔷薇摇摇头,“我现在脑袋很乱,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参孙叹了口气,“你只是有点迷茫,你自小受圣教培养,一直以来秉承的都是为圣教战斗至死。现在乍一脱离原本的目标,有点陌生、迷失方向很正常,慢慢的你就会习惯的。当然你有一点说错了,虽然我不懂英兰领的历史,但是有一点还是能看出来的,他们并不是马丁的更正派。他们这群自称‘清教众’的家伙信奉的宗旨和马丁的更正派还是有一点差别的,虽然大的差别不大。”
“不是更正派?”蔷薇皱了皱眉头。
“嗯!马丁由于要反抗圣教各种苛捐杂税,什么买卖赎罪券、圣徒功德簿等……导致过分强调因信称义,认为‘人的好行为’并不能替自己赎罪,包括‘圣徒生前的功劳’也不可以存着为后人洗罪,甚至‘所谓的圣徒’都不能自救,因为‘人一切的善行’在‘绝对圣洁公义的神’面前都如同破烂朽坏的衣服站不住脚。
虽然一个人一生看上去都在行善,但是‘他隐而未现之罪’是要比‘他行的那点善’多得多得多。因为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咒骂、苦毒、妒忌、纷争等等的恶是表现不出来的,你可能外面做一条善事,但是你内心深处其实已经作恶无数次。
而《圣书》的准则严格说来比这条还要严苛,那就是‘知善不行’那就是罪。换句话说,你做好人好事是应当的,相反你不去做好人好事就是犯罪,因为神把起初的良心作为准则赐给了所有人,这良心就是神的灯,照亮人的心肠肺腑。后来人因为罪性,才渐渐将良心蒙蔽压制了……仅凭这一条就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在神面前站得住脚。
所以《圣书》才说,神察看全地,看看有完全行善的没有,有真正寻求‘作为圣洁良善的本体——真神’的没有,结果连一个都没有,都是偏行己路,一同变为无用。
所以神为了救赎不能自救的世人,才赐下‘他三位一体的第二个位格——圣子’,让他降生为人,替人死在木头架子上。他的血就成全了神对世人罪孽的审判,把神对世人的审判转嫁到他身上,这就是所谓的代罪。只要你信靠圣子,悔改归正,相信圣子的救赎,把自己归入圣子的恩典里面,你就可以称义、脱离罪孽了。
结果马丁因为过分强调这个因信称义,不是因‘各人想当然的好行为’称义,却忽略了《圣书》记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