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其他人又怎么会听得懂?
所以李浔见多了自己说完一句话对方直接一脸蒙圈地看着自己的样子,比如舌战群儒,比如初出茅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次李浔和戴盈说几年前自己初出茅庐,戴盈就一脸懵逼地看着李浔问:“初出什么?”
李浔:“茅庐!”
戴盈又问:“什么意思?”
这种事情多了,李浔就觉得,把四大名着抄全仿佛成了自己的一项光荣使命,一瞬间李浔甚至觉得抄袭成了一个十分高大上的事业。
既然已经定下要把四大名着都整出来的计划,那接下来他要思考的就是非常具体的问题了。比如《三国演义》人物众多,光是选角就是个不小的工程。
还有拍摄场地和群演规模的问题,以及拍摄周期和拍摄经费的问题,林林总总,就没一件省心的。
很显然拍摄《三国演义》是一项大工程。
另外就是这个世界的人对三国的熟悉程度问题。因为这个世界的历史在元末拐了个弯,所以这个世界没有《三国演义》这部书,但没有《三国演义》不代表观众就不了解三国啊!
纵观前世《三国演义》的诞生过程,其实早在宋元时期,三国的故事就已经广为流传,成为勾栏酒肆话本创作的热门题材。《三国演义》的总体故事构架,如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关云长单刀赴会、诸葛亮六出祁山等经典桥段在这一时期就已经广为流传。
换句话说,在李浔前世的那个世界,并非是《三国演义》的出现推火了三国那段历史,而是三国的故事在民间火了之后这才催生了《三国演义》这部书的诞生。
按理说虽然历史在元末拐了一道弯,这一拐弯把四大名着都拐没了,可像《三国演义》这种在小说出现前就已经广为流传的故事,说什么也不该如此默默无闻啊?
李浔随便上网搜了搜就发现,他发现在这个世界,三国这段时间的历史其实虽然算不上绝对冷门,但无论如何也说不出热门来。
拍摄历史剧,如果选择的历史时期非常的冷门的话,无论如何也不是好现象,老百姓不熟悉,就不会有太大的兴趣观看。
不过李浔对此其实并不太担心,他相信,只要拍出来的电视剧质量足够好足够高的话,那一个冷门的历史时期照样能拍出一部大火的电视剧。
喜欢从古装悬疑剧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从古装悬疑剧开始七八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