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循序渐进,现在的大学像幼稚园,笔记一点点而已,考试完就通过学分了,是背多分填鸭。
总之,电视新闻也是一种社会教育,观众看到负面消息会自我警戒,看到善行也会有公益之心。
美育学/14
我喜识阿多诺的观点,虽然他是学派大老,但是对派系斗争也处之泰然,不妨碍大家各自立学问。
美育一般在学校以nv学生之律动t育,这方面来引导,而美学却是男x之艺术观察,视野教化。
学派系/15
他们见不到社会门科之深奥,以为顺利得到文凭就好了,其实人生的现实面,在离开校门才开始。
大学生出了社会,活不下去,无法做到各种多元的职能要求,连每月房租都还要政府补助四五千元。
现在,我们台湾缺乏菁英,特别是有政治理念的年青人,为了钱而被收买的一大堆,真是高等垃圾。
只要有助於学生品德的,都可以是教科书,同情,互助,关心,帮忙,是人际关系很重要的一环。
买了两千页的教科书,却只教了一首诗,这算什麽教材教育,实际上,世界充满不可知的教育学分。
学校害了我,一个又一个的谎言,捷径骗局,我不能投稿赚点开销,不能当明星学生吗?
文学家/17
当一个作家,不批判社会,你有什麽用途,只会在春花秋月中,赏心悦目的写文章,闺怨派而已。
没有背景,则多多靠佛,写社会的匆忙,无情,对大众并没有用,电视新闻已经天天在播。
nvx主义也是一种政治面,当老师夺走你的文学权利,你就该拂袖而去,不要去认同他的观点。
文青和知青,如何为这个社会扮演合适的角se,我也曾旁徨,也曾横冲直撞,成为多角的麋鹿。
到了中年,你会矛盾失措,哪里都不想去,不想争出头,不想花钱,不想ai情,美丽,你觉得无用。
着想,自己也会毁败。
你要趁早回头,有梦就去追,只要是有益於大众,就去实践,不要自我狭隘,钻牛角尖。
我曾参加过文学理论读书会,那段追着文学梦的美好时光,也曾在角落,聆听陌生的左派学术。
读书,为了改变那个充满符咒的台北街,贫穷的交通设备,狭窄的文化,仇恨自己和外在的灵魂。
我不想邀功,因为另一方面,我的身边有一些鬼,困扰我的书写梦,我就如此躺着看书写作惯了。
我看过一些文学纪念馆,心里很崇拜,但是要超越之,则是一个天方夜谭的梦,我有自知之明。
我也曾想要成立一个自己的纪念馆,但我没有这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0页 / 共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