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如今停年格制虽已废止,且已向四方召令,宣称铨擢唯在得人。
然如今却仍难避开辟举徇私!
朝堂之中,尚且如此,何况京外各州郡。
诸位可有何良策,以消弭此中私弊?”
此时,由崔暹引荐而来的郑元礼起身,恭敬地说道:
“承蒙大将军恩遇,吾等方能有幸忝列大将军馆客之席。
自往昔以迄于今,大凡人之行事,皆难以全然超脱私欲之窠臼。
若欲根绝此弊,还需须着力于制度之革新,明定规章条矩,令诸事皆有法可依,众人之行皆循规蹈矩,如此或可有望兴公正之心,而杜绝偏私之患。
往昔辟举之权多操于三公九卿之手,其间不乏徇私之举,若能以文墨为试举之途,并确立为定制,或可避私。”
高澄一听,顿时觉得此提议甚佳,不禁笑道:
“文规,文规,你当真能为规文啊!”
高澄此时已经来了兴致,继续说道:
“若使天下文人才士,先以文墨之试作为初试,如此行事,既可节省人力,又能规避私情,公正遴选,从而筛选出真才实学之人。
待初试毕,再行策问复试,这般双试相济,彼此印证补充,细细想来,当无差池纰漏了。
诸位觉得如何?若有细化之议,还望各抒高见。”
众人随后又展开了一番热烈的讨论。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