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片刻,说骚:“儿臣觉得,此法虽能解一时之急,但绝非长久之道。”
“哦?”中间的男子笑了笑,问道,“怎么说?”
“故土难离,等灾情好一些了,这些人终究是要回去的,这东家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说完,又指着馒头小山还有远处运来的面粉,说道:“现在物价极贵,就单说这半日功夫发出去的馒头,少说也得几百两,这些人得做多少工才能给东家赚回这几百两。”
“说到底还是钱啊。”后面的一个老者感叹道。
“还不止如此,儿臣刚才粗略的算了一下,就刚才这么一会儿,他就招了几百人,加上不能工作的孩子和工作能力差的女人,招工直逼千人,这些人吃住都是大花销,儿臣算了一下,就这一千人,按现在的粮家,一月就得两千两。”
“德儿说的在理,光儿你怎么看?”中间那个男子看着左边的男子说道。
“皇兄的算术在朝堂当中都是数一数二的,自然不会算错,但是却有一个地方,臣弟却是不敢苟同。”左边的男子笑着说道。
“哦?什么地方。”右边的男子谦和的问道。
看他们说话的样子,真是兄友弟恭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啊。
“皇兄说的是现在的粮价,但是这粮食不是非得现在买,若是半年前买,最多只需三成就能买到。”
右边的男子听了这话,也是点了点头,说道:“重光这话说的在理,但是现在若是把这些粮食卖出去,收回来的是可都是真金白银啊。”
“不是每个北尚国人都要发这国难财的,我们北尚国内也有未雨绸缪为国为民的人。”左边的男子说道,“就比如六水卿,这么多年省吃俭用,存下些许体己钱,全部拿来赈灾了,若不是他卿的身份特殊,我都想让父皇封他个官才好。”
眼前的正是皇上、太子和七殿下几人,昨日朝堂上又吵了一天,两位皇子都找了由头避了去,皇上气的一夜没睡着,一大早就拉着两人出来,没想到就看到这一幕。
皇上听了重光重德的话,又看向旁边一个太监,问道:“老东西,你怎么看?”
皇上身后那个太监听问,也是乐呵呵的说道:“老奴没有两位殿下聪慧博学,国家大事老奴是不知道,但是老奴看到这个。”
太监连着指了好几处,都是指的孩子。
老太监指了一通,说道:“别的老奴不知道,但是就凭这些孩子就能看出,这东家一定是个极心善的人,不然也不会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