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纺织业的被动局面,目前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强制性产业升级,在工艺和原料这两个源头上做文章,将德州这边坚持了几十年的,以纯棉原料为主要特色的纺织业,升级为以混纺原料为主的纺织业。”
“如此一来,不管是国内600万吨的居民纤维消费市场,还是那200万吨规模的出口市场,德州都有资格掺上一手!”
“德州在过去的数十年里,好歹也是国内排得上好的棉花产地,产业惯性在那放着呢,在这个信息并不发达的年代,就算产业开始升级后,短时间内不太可能再回归以往的产业地位,但只要肯转型,在混纺原材料这一块,拿下个1/20的市场份额不算过份吧?”
“你要知道,去年咱们国内的化工纤维产能也仅仅只有200万吨,市场缺口大着呢,只要你在这块有产能,分分钟就有人嗅着味道跑过来!”
“啧啧,1/20的市场份额,那也是40万吨的原料规模了哦~!”
“而在混纺这一块,化工纤维的所占比例都非常不低……就拿当下最受追捧的的确良来说,这种涤棉混纺物是以涤纶为主要成份,采用65%-67%涤纶和33%-35%的棉花混纱线织而成;”
“除此之外,以舒适感和染色性着称的【高密NC布】、以手感厚实着称,当下逐渐流行起来的【卡其布料】等等等等,化工纤维的占比,就没有低于50%的!”
“所以,将那40万吨的混纺原料需求规模一拆分,可创造出来的化工纤维原料缺口可不就是不低于于20万吨么!”
穆大小姐被腰身上的那只怪手摸的脸红红的,轻轻嗯了一声:“所以你之所以用【可创造出来的化工纤维原料缺口】这个词,其实就是打算利用我们手上的资源,先从外贸口那边拉回来一批子成规模的混纺订单,然后递到叶常务手上做为武器,倒逼DZ市的纺织企业进行产业升级,然后顺理成章地把石油化工的配套提上议题?”
作为很长一段时间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代表,以女工为主要劳动力的纺织业天生自带各种BUFF,堪称是影响本地政策制定最有份量的驱动力之一,因此穆大小姐很容易就猜到了杨默的想法。
而如何在外贸口那边争取到足够的海外订单,其实思路也很清晰。
由于区位特点,齐鲁的第一大贸易对象从来都是是岛国,而杨默手上又有许多岛国药企极为看重的道地药材资源,到时候肯定免不了一系列的“互利合作”……岛国财阀的影响力众所周知,即便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