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不过自家人知自家事,杨默真要是想要做点更过分的事,她也很难真的反抗,当下毫不犹豫地使出了惯用的话题转移大法:“喂,杨默,听说这段时间提前跑过来接触的投资者已经有八十多号人了?而且只有不到五十人是默默百炸的加盟商的【朋友】?”
饶是知道怀里的佳人是在转移话题,杨默还是忍不住得意了起来:“你这是听土狗那个丫头给你说的吧?这都是前天的数字了……截止昨天为止,提前跑过来接触的投资者总人数已经达到102人了,其中有42人是自己找过来的。”
穆丽雅自然知道这货为什么这么得意。
虽然都是跑过来想要合作的投资者,但那五百名加盟商以及他们转介绍过来的投资者,和那些自己主动跑过来的投资者,背后的含义可谓是天差地别。
她很清楚,在整顿私企和“公皮私骨”力度越来越大的当下,那些加盟商所邀约过来的“朋友”们,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过来寻求庇佑的,属于是被动投资者……只不过与去年的那些加盟商不同,今年要想寻求庇佑,需要付出的代价远不是去年可以比拟,而且门槛也要高得多。
但那些自己跑过来接触的投资者就不同了,虽然里面也有想要寻求庇佑的人,但更多的则是单纯冲着商业示范区里面的商机来的,属于主动投资者……而且你稍微对比一下,就会发现这种主动跑过来寻求投资合作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呈快速增长的趋势。
也就是说,杨默规划的这个商业示范区,仅凭着不到一个月的试运营,就迅速地获得了民间资本的认可。
更重要的是,这种认可,其实是意味着钻探公司在商业范畴里,已经初步建立了自己的公信力。
要不是钻探公司的实力在那摆着,过往的彪悍战绩在那放着,像商业示范区这么一个在当下庞大无比,但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又很有些雾里看花的项目,但凡脑子正常点的人,都不会跑过来提前接触,而是要等到这边彻底爆火以后,才会一窝蜂地跑过来捡残羹剩饭……不要笑,这本就是一种生存策略。
所以,一个项目到底有多少主动跑过来提前接触,寻求合作的体系外投资商,直接反应这个项目被市场的看好程度,社会资本吸纳能力,以及项目议价能力。
而如果主动跑过来寻求提前接触的投资者的数量,能如同这段时间一样保持差不多的增幅的话,等到正式放开项目接洽的时候,甚至只靠这些人的投资,就能基本满足一期项目的所需,这其中带来的项目议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