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年代,还是在农村,赵家孩子的学历之高,在整个县里都是绝无仅有的。
那时的大学生都金贵的很,像赵德青这种考上重点大学的足以被十里八村的乡亲们当作文曲星下凡。
当初,得知赵德青考上了重点大学,赵父赵母喜出望外,一咬牙,在家里摆了五桌状元宴邀请亲朋好友来吃。
赵家孩子的聪明是随了他们的父亲,赵知学。
赵知学从小到大就一直考第一,小学是附近几个村里的第一,初中是镇上的第一,高中是县里的第一。
在五十年代,赵知学就考上了荆楚省的午汉大学,成为了赵家沟村第一个大学生。
只是,在赵知学还有半年就毕业的时候,他的爷爷重病卧床,老人家非得把在外地上学的赵知学叫回老家,要让他的好孙子在床前为他侍奉汤药,说什么也不让他回午汉上学。
赵老爷子生了四个儿子,赵知学的父亲是老大,老二老三死在了抗倭战场上,老四家生了三个女儿。
赵知学的父亲生了九个孩子,赵知学排行老大,也是唯一的儿子,他下面还有八个妹妹。
赵家为了供赵知学上大学,两个年龄比较大的妹妹没有读多少书,早早就出来做工,可以说,赵知学的大学不是为他自己读的,也是为他的大妹二妹读的。
当时,赵知学的母亲给他的大妹二妹说:“你哥学习好,你们就供着他吧。等他以后有出息了,每个月给你俩一人五块钱。”
赵知学的大妹和二妹,为了一个月五块钱的梦,也为了家里四房唯一一个男丁,从小就供着哥哥上学,一天学也没上过,一个字也不识。
只是,什么个人发展,什么众人的梦想,什么远大前途,在当时的“孝道”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
赵知学是长房长孙,也是赵老爷子唯一的孙子,赵老爷子对赵知学的重视可想而知,赵知学也必须承担起给他爷爷养老送终的义务。
待半年后,赵老爷子撒手人寰,赵知学料理好爷爷的后事再回到午汉,才发现学校已经将他开除了。
赵知学在大学校门口嚎啕大哭。
半年啊,再有半年,他就毕业了。
那可是五十年代的大学文凭啊。
就这样,本该有远大前途、心高气傲的赵知学,最后只落得了一个大学肄业。
从午汉回到平海之后,赵知学的精神状况就不太正常了,有时疯疯癫癫的,嘴里说着一些谁也听不懂的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