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们交头接耳,有人面露不屑,有人冷笑连连。
礼部侍郎郑明远阴阳怪气地嘀咕:"匠户也能穿官服了,明日是不是该让乞丐上朝?"
叶明耳尖听到,转身直视郑侍郎:"郑大人可知,王掌司改良的七芯甲,去年在边关救了三千将士的性命?"
他声音不大,却让全场一静,"若无这些'匠户',郑大人今日怕是要穿胡服上朝了。"
郑侍郎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甩袖而去。太子在观礼台上轻笑出声,引得周围官员纷纷侧目。
......
匠作司的开衙仪式刚结束,兵部左侍郎张文焕就找上门来。这位年过六旬的老臣是朝中清流代表,此刻却满脸忧色。
"靖安侯,老夫有话说。"张侍郎将叶明拉到僻静处,"你可知已有十三位朝臣联名上书,反对匠人做官?"
叶明并不意外:"可是以'尊卑有序'为由?"
"不止。"张侍郎压低声音,"他们弹劾你'变乱祖制,动摇国本',连三皇子都联署了。"
叶明眉头一皱。三皇子李君睿向来不理朝政,突然插手此事必有蹊跷。
"多谢老大人提醒。"叶明郑重行礼,"下官自有应对之策。"
送走张侍郎,叶明立刻召集匠作司众人议事。
新任的几位匠官还不太习惯坐堂办公,一个个在太师椅上扭来扭去,像屁股底下长了刺。
"诸位不必拘礼。"叶明示意众人放松,"今日起,匠作司要立三条规矩。"
他竖起一根手指:"其一,每月朔望各司掌案轮流述职,直接向兵部汇报。"
第二根手指:"其二,设立'创新赏',改良工艺者重赏,子弟可入国子监就读。"
最后,叶明拍出一本崭新的册子:"其三,所有军械图纸必须存档备案,匠作司与兵部各存一份。"
王铁头小心翼翼地摸着烫金的册子封面:"侯爷,这...这是防着有人偷咱们的手艺?"
"不止。"叶明冷笑,"更是防着有人再动手脚。"
......
三日后的大朝会,果然有御史当庭弹劾叶明。那御史引经据典,从周礼讲到祖制,滔滔不绝半刻钟,核心就一句:匠人做官,有辱斯文。
龙椅上的李云轩面无表情地听完,突然问:"叶卿,你怎么看?"
叶明出列,不慌不忙地掏出三本奏折:"陛下,这是陇西、北山、南疆三位总兵的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