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又不至于太硬;尝试不同的包装方式以防潮防虫...
到第四天时,成品已经大为改观。最终的军粮分为两部分:一块巴掌大的压缩干粮,由炒面粉、猪油、蜂蜜和盐按精确比例混合后压制而成;两块手指长的肉干,经过盐水浸泡和果木烟熏,咸香耐嚼。
"三少爷,这东西真能放三个月不坏?"张厨娘看着桌上排列整齐的样品,仍有些不敢相信。
"理论上可以。"叶明拿起一块干粮,"关键在于低水分和密封。我们用的油纸要再厚些,最好外面再加一层蜡。"
就在这时,管家匆匆赶来:"三少爷,老爷让您立刻去书房。"
叶凌云正在书房看边关来信,见叶明进来,直接问道:"明儿,你最近在鼓捣什么?府里厨房整天烟熏火燎的,杨府都派人来打听了。"
叶明早有准备,从怀中取出一个油纸包:"父亲请看。"
叶凌云打开油纸,露出里面的干粮和肉干。他疑惑地尝了一口,眉头渐渐舒展:"嗯...味道尚可。这是?"
"军粮。"叶明简要解释了用途,"边关行军,常常来不及生火做饭。有了这个,将士们随身携带,饿了就能吃,不用埋锅造饭耽误时间。"
叶凌云眼中精光一闪:"你大哥前日来信,正抱怨行军粮草不便。此物若真如你所说..."
"已经做过保存试验。"叶明自信地说,"密封好的话,三个月不会变质。而且热量足够,两块干粮加一块肉干就能顶一顿饭。"
叶凌云沉思片刻:"需要什么材料?"
"主要是面粉、肉、盐和油脂。前两样我们庄子上都有富余,就是盐和油脂..."叶明犹豫了一下,"杨家似乎察觉了什么,市面上盐价飞涨,油脂也难买。"
"这个不难。"叶凌云冷笑一声,"老夫征战多年,旧部遍布各州。青州产盐,我可以让老部下秘密采购。至于油脂..."
他走到书架前,取下一本账册,"国公府在陇西有几个庄子,盛产胡麻,可以榨油。"
叶明大喜:"有父亲支持,第一批五百人份的军粮,十日之内就能完成!"
"不要在府里做了。"叶凌云果断道,"我在城南三十里有个废弃的庄园,位置隐蔽。把需要的器具和可靠的人手都转移过去,对外就说...就说开腌菜作坊。"
就这样,军粮生产从国公府厨房转移到了秘密庄园。叶明亲自挑选了二十名可靠的工匠和厨娘,带着改良过的配方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