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古埃及第十二王朝的法老,动用了整整 3 万劳工,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开凿出来的第一条苏伊士运河。
这条运河全长 200 公里,通过七级梯阶船闸来调节水位,能让平底船可以顺利通行。”
他稍作停顿,继续讲述着这条运河的故事:
“后来,到了公元前 282 年,托勒密二世在位时,他任用了希腊的工程师,对这条运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
他们将运河的河道扩宽到 30 米,这样一来,不仅平底船能够通行无阻,就连 300 吨以下的河道船也可以自申通行。”
不过距今两千多年了,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这条古运河多处地方都被沙瀑吞噬,现在已经无法再通航了。”
说到这里,韦晓宝将目光转向黄团长,问道:
“黄团长,你们工程兵团都配备了哪些先进的装备呢?”
“报告大统帅,我们团共计4个营2000人,一、二营是道路桥梁营,三营是爆破筑城营,配有推士机、挖掘机、装载机和运输车等大型机械共计两百余台,还配有大量的柴油发电机、岩钻机等等。”
韦晓宝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说道:“好,有了这些机械,事情就好办多了。”
“我们的目标是沿着古运河的遗址,挖掘一条从苏伊士到塞得港的人工运河。
这条运河全长 193 公里,宽度最窄处不能低于 200 米,深度最低不低于 20 米。”
为了高效地推进工程,韦晓宝提出了具体的施工方案:
“黄团长,你把工兵团打散,分成十个工作队。其中,两头各安排一个工作队同时推进,中间再分四段,每段安排两个工作队分头推进。
这样一来,共计有十处作业点。”
对于机械的配置,韦晓宝也有明确的要求:
“每个作业处分摊 20 台机械,确保施工进度。
每处机械不少于 4 台推土机、4 台挖掘机、4 台装载机和 8 台运输车。”
在人手方面,韦晓宝做出了合理的安排:
“我带来的魔人和教皇国战俘将被发配到最困难的河段上去,他们具有一定的体力和耐力,可以应对艰苦的工作环境。”
“另外,我决定去开罗,找奥斯曼帝国驻埃及总督交涉,争取征集二十万民夫一同参与开凿工作。”
就施工的方法和进度,韦晓宝强调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