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营造司又拿出了蒸汽机用于农业灌溉等攸关民生的方案,只等着朝廷有精力之时,开始大力推广。
原本在六部里默默无闻的工部如今一跃成为发展的核心,其他各部都在围绕着工部拿出来的新事物展开工作,这种改变不但许多大臣适应不良,就连康熙也是忙得焦头烂额——
没办法,儿子在前面飞,他必须得在后面帮着收拾局面,以免繁琐的规程拖累了儿子带领大清前进的脚步。
好处就是,如今朝廷中的办事流程几经简化,有效率了许多;
而坏处则是,他越来越觉得自己有些跟不上儿子的想法了,有时候不由得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老了。
就比如他想让儿子早些成亲,早些留下后嗣,但儿子却给他扯出来一大篇要叫女子走出家门的想法,虽然听着是有那么几分道理,但真想要落实,哪有那么容易。
所谓上行下效,若不想强制推行引起民间动乱,就只能潜移默化,先叫百姓们看到真实的好处,才能让他们愿意尝试。
用胤礽的话说,就叫要树立几个典型出来。
可是康熙在后宫里扒拉来扒拉去,也没找出谁适合做这个典型。
别说走出宫门去做工,成为天下女子的表率了,因为没有立后的原因,宫里连亲蚕礼都许多年没举办过了,后宫的嫔妃们都是从小娇生惯养的,便是叫她们现学,怕也只是花花架子,根本撑不住场面。
那日胤礽一句无心的话,倒是叫康熙一直挂在心上。
胤礽说石英儿愿意想他所想,努力为他排忧解难,而当时康熙只是嘴硬说他的嫔妃们能为他绵延后嗣,看似理直气壮,却又着实少了几分底气。
以前康熙觉得,女人温柔懂事,能为他生儿育女,就足够了,可如今瞧着胤礽说起与石英儿共同做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