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气海穴就派上用场了!这个穴位也在咱们的小肚子上,肚脐下面一寸半的地方。针灸一下气海穴,就像给阳气装了个“发动机”,让它动力十足,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而且啊,这个穴位还能缓解腹胀、便秘啥的,简直是身体里的“动力小马达”。
最后啊,咱们还得给阳气找个“守护神”,确保它时时刻刻都安全无虞。这时候,命门穴就闪亮登场了!这个穴位在咱们的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处。针灸一下命门穴,就像给阳气请了个“保镖”,让它随时随地都能得到保护,再也不用担心被寒气欺负啦!而且啊,这个穴位还能缓解腰痛、肾虚啥的,简直是身体里的“阳气守护神”。
有一天,黄帝坐在龙椅上,手里拿着茶杯,眉头紧锁,一脸严肃地对岐伯老师说:“岐伯啊,你说这人吧,有时候莫名其妙地就‘嗝儿~’来一声,那声音清脆响亮,响彻云霄,简直比宫廷里的编钟还准时。这到底是啥气儿在里头捣鬼呢?”
岐伯一听,嘿嘿一笑,捋了捋他那飘逸的长胡子,慢悠悠地说:“陛下啊,这事儿其实挺简单的。您想啊,咱们人体里就像个小宇宙,各种气血津液都得按部就班地运行。要是哪天,一股子寒气不请自来,悄悄溜进了胃里,那可就不妙了。”
黄帝眨巴眨巴眼睛,好奇地问:“寒气?它咋就跑到胃里去了?还搞得人直打嗝?”
岐伯继续解释:“这寒气啊,它可不简单,是个爱捣乱的小家伙。一旦进了胃,就开始在里面撒欢儿,从下往上窜,跟坐火箭似的。窜到顶儿了,又没法儿继续往上,只好再掉头往下,回到胃里。这一来一回的,胃里的气儿就被搅和得不得了,只好找个出口发泄,于是乎,‘嗝儿~’的一声,就成了咱们听到的打嗝声了。”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点点头说:“原来如此,那该怎么治呢?总不能让人一直这么‘嗝儿~’下去吧?”
岐伯微微一笑,说:“这事儿好办,咱们中医讲究的是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既然寒气侵扰了胃,那咱们就给胃加加温,驱驱寒。补足太阴脾经和阳明胃经的穴位,就能让胃暖和起来,恢复正常的气血运行。”
黄帝一听,来了精神:“哦?具体要灸哪些穴位呢?快说说。”
岐伯清了清嗓子,说:“首先呢,咱们得说说这足太阴脾经上的太白穴。这太白穴啊,它就在咱们脚的内侧,大脚趾根儿那块儿,凸起来的那个骨头后面。您要是找不着,就脱了鞋袜,用大拇哥儿按按,哪个地儿最酸最疼,那就是了。灸一灸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