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调理一下,让人少打点哈欠呢?”
岐伯微微一笑:“当然有啦!咱们中医讲究的是阴阳平衡嘛。打哈欠就是因为阴阳之气不太和谐,那咱们就通过针灸来调和一下。足少阴肾经呢,它跟阴气关系紧密,咱们给它泻一泻,让它别太嚣张;足太阳膀胱经呢,它跟阳气是哥们儿,咱们给它补一补,让它更壮实。这样一来二去,阴阳之气就平衡啦,哈欠也就少多啦!”
黄帝一听,乐得直拍大腿:“哈哈!老岐啊,你这办法真是绝了!那咱们赶紧说说这针灸的具体穴位吧!”
岐伯点点头:“好嘞!那咱们就先说说足少阴肾经的穴位吧。第一个穴位呢,叫涌泉穴,就在咱们脚底心,前三分之一和后三分之二的交界处。您可别小看这个穴位啊,它可是肾经的“泉眼”,咱们给它泻一泻,就能把多余的阴气给排出去啦!涌泉穴呢,还有个大名鼎鼎的别名,叫‘地冲’,意思就是说啊,它就像大地的一股力量,能把咱们身体里的邪气都给冲走!”
黄帝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哇!这么神奇啊!那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呢?”
岐伯接着说:“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啊,咱们得说说委中穴。这个穴位呢,在咱们膝盖后面,腘窝的正中间。您要是觉得这个地方酸酸涨涨的,那可能就是膀胱经不太通畅啦。咱们给它补一补呢,就能让阳气更充足啦!委中穴啊,还有个外号叫‘血郄’,意思就是它是气血汇聚的地方,咱们针灸这儿啊,就能让气血更顺畅啦!”
黄帝又问:“哎,岐伯啊,你说这人打嗝,到底是哪路神仙在作怪呢?”岐伯一听,嘿嘿一笑,说:“这事儿啊,咱们得从吃讲起。”
岐伯捋了捋胡子,慢悠悠地说:“你想啊,咱们吃的东西,就像一群小淘气,从嘴巴溜进胃里。胃呢,就像个勤劳的快递小哥,把这些食物消化了,然后提炼出一股子‘胃气’,这胃气可不含糊,它得往上升,去肺里报个到,跟肺大哥打个招呼。”
黄帝一听,点了点头:“嗯,这听起来挺和谐的嘛。”
岐伯话锋一转:“但是呢,有时候这胃气路上会遇到点‘小状况’。比如说,你吃了点凉飕飕的东西,这寒气就像个调皮鬼,也跟着食物进了胃。然后呢,新吃进去的食物和这股子寒气,就在胃里‘打架’了,就像两拨人突然在KTV抢麦,谁也不让谁。”
黄帝一听,乐了:“这画面,想想就热闹。”
岐伯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