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有一天,黄帝闲来无事,就琢磨起人体那些奇奇怪怪的病症来了。他眉头紧锁,自言自语道:“哎,我这心里头啊,老有个疑问,就是有人心痛得死去活来,还带着小腹鼓鼓囊囊的,这疼痛还满肚子乱跑,上上下下没个准儿,而且啊,上厕所都成问题,这到底是个啥情况呢?”
这时,岐伯悠悠地走了过来,手里还晃悠着几根银针,一脸神秘地说:“哟,黄帝这是又遇到难题啦?来来来,让我这老中医给你说道说道。”
黄帝一看岐伯这架势,立马来了精神,眼睛一亮:“快,快给我讲讲,这到底是咋回事?”
岐伯清了清嗓子,缓缓道来:“这心痛啊,还带着小腹满胀,疼痛上下乱窜,大小便都不顺畅,这一般是足厥阴肝经在捣乱呢。你想啊,肝经它负责疏通气血,调节情志,要是它堵了或者不畅快了,那气血不就乱套了?心痛、小腹满胀、疼痛乱跑,这都是肝经不通畅的表现。”
黄帝听得连连点头,但又疑惑地问:“那该怎么治呢?总不能让它一直这么闹腾下去吧?”
岐伯微微一笑,从怀里掏出一根银针,在空中比划了两下:“治嘛,当然得用咱中医的拿手好戏——针灸啦!针对这种情况,咱们先扎足厥阴肝经上的几个关键穴位。比如说,太冲穴,它就在脚背上,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往脚背方向大约两寸的地方。这穴位啊,就像是肝经上的一个小开关,扎一针下去,肝经的气血就流通顺畅了,心痛、小腹满胀的症状就能得到缓解。”
黄帝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这么神奇?那赶紧说说,还有哪些穴位也管用?”
岐伯接着说道:“别急,还有行间穴,它在太冲穴前面一点,也是脚背上,这个穴位能清肝泻火,对于因为肝火旺盛导致的心痛、小腹不适也有很好的疗效。还有啊,章门穴也不能忘,它在肋骨下面,肚脐旁边,这个穴位是肝经的募穴,就像是肝经的大门,刺激它,能调和肝脾,缓解腹痛腹胀。”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但又忍不住插嘴:“那要是还气短,喘不上气来呢?”
岐伯哈哈一笑:“这事儿简单,那就得轮到咱们手太阴肺经出场了。肺主气,司呼吸,气短不够用,那就是肺气虚或者肺经不通。这时候,咱们就扎太渊穴,它在手腕上,大拇指根部那块肌肉凸起的地方,这可是肺经的原穴,补肺气、通肺经那是一绝。再配上中府穴,它在锁骨下面,乳房上面那点位置,这个穴位能宣肺理气,宽胸止咳,对于气短、胸闷、咳嗽都有很好的疗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