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伯指了指黄帝的肩膀:“大帝啊,您看,这肩井穴就在您肩膀头儿那儿,跟乳头差不多齐平的地方。您按按看,是不是觉得特别酸胀?对了,这就是肩井穴。它能疏通肩背部的气血,让您的肩膀变得跟年轻时一样灵活。”
黄帝一试,果然觉得肩膀轻松多了,连带着心情都好了不少:“哈哈,老岐啊,你这针灸之道真是博大精深啊!今天听你这么一说,我可是受益匪浅啊!”
岐伯笑道:“大帝啊,您这可是抬举我了。针灸之道啊,那可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咱们得好好珍惜,好好传承才行啊!”
黄帝一脸好奇地坐在龙椅上,岐伯则悠闲地摇着扇子,两人面前摆着一盘棋局,但显然,他们现在的心思并不在棋盘上。
黄帝挠头道:岐伯啊,我这心里头有个疑惑,就像这棋盘上的迷宫,怎么走都走不出来。你说,中热而喘,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呢?
岐伯笑眯眯地说:哎呀,黄帝大人,您这疑惑可问到点子上了。中热而喘啊,说白了就是身体里头的火苗子烧得太旺,把肺给烤得直喘气。不过别担心,咱们中医有办法!
黄帝眼睛一亮:哦?快说说,啥办法?总不能让我直接跳进冰窟窿里降温吧?
岐伯摇头晃脑道:哈哈,那倒不必。咱们针灸里有妙招,专治各种不服。中热而喘,取足少阴,腘中血络,一针见血,立马见效!
黄帝一脸懵懂:足少阴?腘中血络?这都是啥?听起来像是武侠小说里的神秘武功啊!
岐伯大笑道:哈哈,黄帝大人,您这想象力可真是丰富。不过,这足少阴啊,其实就是咱们脚上的肾经,而腘中血络呢,就是膝盖后面那个窝窝里头的一些小血管。咱们中医讲究的是辩证施治,中热而喘,说明肾水不足,肺火过旺,咱们就得从肾经下手,给肺火降降温!
黄帝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那这些穴位具体在哪儿呢?你能不能给我指一指?
岐伯站起身来,走到黄帝身边,摆出一副说书先生的架势:好嘞,那我就给您说道说道。先说这足少阴肾经吧,它可是咱们身体的“水源地”,从脚底一直往上走,经过小腿、大腿,一直到腰部,跟咱们的五脏六腑都有着千丝万的联系。而在这条经上,有个特别重要的穴位,叫做复溜穴。
黄帝好奇道:复溜穴?听起来像是能让水流回来的地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岐伯点头道:对头!复溜穴位于小腿内侧,脚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