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有一天,黄帝闲来无事,就琢磨起了一个深奥的医学问题。他捋了捋胡须,对身边的岐伯说:“岐伯啊,我一直有个疑惑,就是那个风?肤胀,为啥说是五十七痏(这里的‘痏’可以理解为针灸时留下的针眼或者治疗的穴位点)的道理呢?你能不能给我讲讲?”
岐伯一听,心里暗笑黄帝这老顽童又开始捣鼓起他的医学大问了,但他还是一本正经地回答:“哎呀,陛下啊,这风?肤胀啊,确实是五十七痏。要治疗它,就得取皮肤上的血,把这些穴位都扎一遍,嘿嘿,保证药到病除!”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哦?那快说说,这五十七个穴位都是啥?它们都在哪儿?有啥作用?”
岐伯一看黄帝来了兴致,就开始了他的“穴位大揭秘”。
岐伯说:“咱们先从肺经开始吧,肺主皮毛,这风?肤胀啊,跟肺肯定脱不了干系。”
黄帝点头:“对对对,快说说肺经上的穴位。”
岐伯:“肺经的第一个穴位,云门。就在锁骨下窝凹陷处,你深吸一口气,摸摸那里,是不是有个软软的窝?对,就是这里。云门啊,就像肺部的守门大将,能帮你把体内的浊气排出去,让你呼吸更顺畅。”
黄帝:“哇,这么神奇!那下一个呢?”
岐伯:“别急,下一个是中府。就在云门下一寸,也是锁骨下窝那儿,不过稍微往下一点。中府是肺经的气血聚集地,多揉揉它,能帮你润肺止咳,还能宽胸理气,让你心情大好。”
黄帝:“嘿嘿,听起来不错。那接下来呢?”
岐伯:“然后是天府,在腋下三寸的地方,你把手臂抬起来,摸摸那里,是不是有个软软的窝?天府就像肺部的仓库,能储存气血,帮你增强免疫力。”
黄帝:“哈哈,你这穴位名字都挺有意思的嘛。那继续。”
岐伯:“接下来是侠白,在天府下一寸。侠白啊,就像肺部的侠士,能帮你驱散体内的寒气,让你不再怕冷。”
黄帝:“哦?还有这样的功效?那后面呢?”
岐伯:“然后是尺泽,在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尺泽可是肺经的合穴,能帮你调理肺气,止咳化痰,还能治疗各种肘臂疼痛。”
黄帝:“不错不错,那再后面呢?”
岐伯:“接下来是孔最,在尺泽和太渊连线的中点上。孔最就像肺部的通气孔,能帮你疏通经络,缓解咳嗽、气喘等症状。”
黄帝:“有意思,那继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