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有一天,黄帝突发奇想,就像我们有时候突然对某个问题特别好奇一样,他问岐伯:“嘿,岐伯,你知道吗?我一直对那个‘一合’的道理挺感兴趣的。咱们中医理论里说的这个‘合’,到底是个啥玩意儿?能不能给我讲讲?”
岐伯一听,心里暗笑:“这黄帝老爷子,又想挖我肚子里的宝贝了。”但他表面还是一本正经地说:“黄帝,这事儿啊,说来话长。咱们先从足少阴肾经说起吧。”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哦?肾经?这我感兴趣!是不是跟壮阳补肾有关啊?”
岐伯差点没忍住笑出来:“咳咳,黄帝,咱们先不讲壮阳,咱们先说说经络。足少阴肾经啊,它有个正经,还有个别络。这个别络呢,就像肾经的小分队,它不走寻常路,跑到腘窝(就是膝盖后面的窝窝)那里,然后突然转了个弯,说走就走,投奔太阳膀胱经去了。它们俩在那里汇合了一下,就像老朋友见面,握了个手。”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哟,这还挺有意思的。那它们汇合之后呢?”
岐伯继续讲:“汇合之后啊,这足少阴肾经的别络并不满足于只在腘窝那里打个照面,它还继续往上窜,一直窜到肾上头。你知道吗?肾上头有个位置,大概在咱们背上的第十四椎那里,它就在那儿出了一道属带脉。带脉啊,就像一条腰带,把咱们的身体紧紧系住,让气血不乱跑。”
黄帝点了点头:“嗯,这个我知道,带脉嘛,不就是那个‘约束诸经’的家伙嘛。那足少阴肾经的别络跟它汇合,是不是就能加强约束作用了?”
岐伯竖了个大拇指:“黄帝果然聪明!不过啊,这足少阴肾经的别络还没完事儿呢。它还有一条直行的路线,不走弯路,直接从肾上头下来,系到舌根那里。然后,它又调皮地从舌根那里窜出来,跑到脖子上,跟太阳膀胱经再次汇合。这一来二去的,就算完成了一合的使命。”
黄帝听得目瞪口呆:“哇塞,这足少阴肾经的别络也太能跑了吧?简直就是经络界的马拉松选手啊!”
岐伯笑了笑:“可不是嘛。不过啊,黄帝,这还没完呢。你知道吗?在中医理论里,不光是足少阴肾经有别络,其他所有的阴经都有别络。这些别络啊,虽然名字上叫‘别’,但实际上都是正经的一部分,就像咱们家里的亲戚一样,虽然有的亲有的疏,但终究都是一家人。”
黄帝点了点头:“嗯,这个说法有意思。那这些别络跟咱们说的‘一合’有什么关系呢?”
岐伯耐心地解释:“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